中国传统的绝对君主制其实更“民主”

in STEEM CN/中文2 years ago

00021-2730669870-a beautiful painting of chinese - style ancient architecture city group built like a forest, in night, bright moonlight and star.png

题图作者:Cheva通过AI创作

当今世界民主被认为是普世价值,是政治正确。反对民主就是邪恶的。就像现在变成了泥潭的俄乌战争,其实本质也就是两个政府之间在争夺地盘而已。但是因为俄罗斯的体制不够民主。就在舆论上占尽下风。而乌克兰凭借民主的旗号。软饭硬吃,赢得了绝大部分西方国家的支持,在国力明显弱于俄罗斯的情况下依靠北约支援的武器装备和训练的作战人员,在战场上和俄罗斯竟然打得有来有回。

但是民主的价值观真的就是绝对真理吗?或者像那个著名的西方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说的,“民主制是历史的终结。不会有更好的制度来取代它了。”这显然是傲慢的,民主制也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早在人类文明之初它就存在了。最典型的就是古希腊的雅典。在古希腊的各个城邦中。有各种政治体制,而古希腊的哲学家如柏拉图等在比较之后,普遍认为民主制是比较差的政治体制。

而当代还在世的最著名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霍普也认为民主制不如君主制。他是根据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中。关于时间偏好的理论来进行分析的。奥派学说认为推动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不是科学技术。或者说科学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资本的积累。这个资本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金钱。奥派经济学所说的资本是指的资本品。简单来说就是用来生产其他产品,本身并不能直接拿来消费,而是用来生产消费品的物品。比如小到打渔的鱼网,钓鱼的鱼竿,大到生产各种商品的机器设备,它们都是资本品。而资本的积累就需要人们具有更低的时间偏好。将资源用于生产这些资本品,而不是马上就把它消费掉。所以当整个社会的时间偏好较低时。这个社会整体就会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商品,经济就会繁荣。同样的把它应用到政治领域,民主制,大家都知道。4年或者5年一届,到时换届选举。所以民主选举出来的政客不可能有很低的时间偏好,或者说很长远的打算。他们会倾向于推出各种各样的福利措施来收买选票,而这些福利措施其实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将本来可以用于进行投资的资源提前给消费掉了。长远来看这是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

而君主在位都是终身制。它的位置还要传给自己的子女和后代,所以君主制君主有更大的动机为长远考虑,也就是他会克制当下的行为。表现出更低的时间偏好。但是熟悉中国历史的人来说,这里似乎又有一个悖论,中国从秦始皇第一次实现大一统以来。已经实行了2000多年的君主制,为什么还是在近代大幅落后于西方。而且这2000年的帝制时期里面。中国经济所取得的进步其实非常的有限,而且中间还会定期崩盘?

最近看到一个非常新颖,但是逻辑性有非常强的解释。就是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实际上更类似于现在的西方民主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欧洲的封建君主制,其实他们的君主也没有绝对的权利,而是与手下的贵族分享权利。而中国的君主制则是绝对君主制。当然这也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每当王朝初创的时候,除了皇帝之外,老一辈的勋贵集团仍然存在。所以权力格局也是类似于欧洲的君主制的。因此王朝初期往往是民众能够休养生息,是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但是到了王朝中后期皇帝的权力就逐渐集中,那皇帝集权的办法就是打击那些勋贵集团,然后从平民阶层中提拔官员。因为这些从平民阶层中提拔起来的官员没有根基,只能成为皇帝的应声虫。这是对上。而对下,因为这些平民提拔的官员不像之前的军功贵族那样打江山,坐江山,对国家有归属感。平民官员并不认为政权是自己的,所以就会产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观念,而对底层大肆搜刮。这就是典型的高时间偏好,非常类似于现在的西方民主制下的政客。

所以我们从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历史中都可以看到几乎相同的规律——开国皇帝到了自己执政的中后期都会打压,甚至杀戮功臣,然后大开科举,把权力通道向底层开放,而这些底层民众中上来的官员没有根基,只能充当皇帝的奴才,而他们自己也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于是就趁着还有权力在手中的时候,对底层百姓大家盘剥。官僚机构也在这个过程中不停的膨胀、扩张。知道社会经济承受不了这么庞大的官僚机构,是天下大乱,社会解体,又重新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3
TRX 0.12
JST 0.029
BTC 66650.28
ETH 3590.00
USDT 1.00
SBD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