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盛世
公元581年,杨坚接受北周静帝的禅让,登基为帝,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就在杨坚登基后不久,突厥人便以北周兄弟之邦自居,打着为北周报仇的旗号,攻入长城,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其实,突厥人是因为漠北草原遭遇灾荒,无法生存下去才到中原来抢东西的。在隋朝建立之前,北周一直与突厥交好,每年都会向突厥纳贡。杨坚建立隋朝后,既不向突厥进贡,也没有为处于困境中的突厥提供援助,这使得突厥的沙钵略可汗非常生气,所以才命令突厥骑兵进入关内烧杀抢掠。
杨坚接到消息后,立即调兵遣将,抵御突厥骑兵的骚扰。但是,隋军与突厥骑兵交战多次,胜少负多。杨坚正打算要吞并陈朝,如果不能彻底地征服突厥,那么他吞并陈朝的大计必然受到影响。
就在杨坚为此烦恼的时候,北周将领长孙晟出现了。长孙晟曾送过北周的公主去突厥和亲,在突厥人的领地里生活过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结识了很多突厥贵族,突厥的沙钵略可汗有一个德高望众,非常有心计的弟弟,名叫处罗侯。沙钵略可汗妒贤嫉能,总是担心他的弟弟会对他造成威胁。处罗侯知道这件事后,便来找长孙晟帮忙。他希望借助隋朝的力量,帮助他对付他的哥哥。长孙晟见到杨坚后,提出了利用突厥各部落之间的矛盾,扶持势力小的部落,以此抵制强大部落的策略。杨坚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便决定按照长孙晟的方法来对付突厥。
此后,杨坚派使者前往西域,与那里的突厥达头可汗结交。为了离间突厥各部落之间的关系,杨坚还故意赏赐给达头可汗狼头纛和其他财物。沙钵略可汗知道这件事后,果真对达头可汗产生了猜疑。杨坚还派长孙晟携带着大量金银珠宝,去结交契丹、奚等部落。长孙晟还去与处罗侯见面,挑拨他与沙钵略可汗的关系,希望他能够与隋朝站在一边。
沙钵略可汗被一步步孤立起来。他非常生气,打算率领大军教训一下隋朝。在这个时候,长孙晟却散布谣言说,臣服于突厥的铁勒部落派兵对突厥的牙帐进行了袭击。沙钵略可汗对此深信不疑,很快就率领大军返回了漠北。
公元583年,杨坚看到时机已经成熟,便下达了向突厥反击的命令。隋朝数万大军兵分八路,向漠北挺进。双方主力部队在白道川(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西北)相遇。沙钵略可汗占据着地利优势。他认为隋军的战斗力薄弱,根本就不敢向突厥大军发动进攻。可是,隋军很快就让他为轻敌付出了代价。隋军主力向突厥的军营发动猛烈的攻击,打得突厥军队溃不成军。此后,隋军乘胜追击,将突厥各部可汗一一击败,取得了对突厥战争的重大胜利。突厥各部逐渐衰落下去,再也无法对隋朝构成威胁了。
此后,杨坚又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使得隋朝的国力不断提升。
隋朝建立后,杨坚就发现,地方官制存在着编制混乱,官员队伍臃肿的弊端。当时有些地方的居民只有几百户,竟然归两个郡管辖;有些地方不足百里,却设置了好几个县;有些县竟然只有三四户百姓。很多年轻人进入官场之后,面对着名目繁多的行政区划和官职名称,竟然不知所措,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够熟悉。
面对着如此混乱的局面,杨坚并没有退缩。他制定了“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开始大规模地整顿地方官制。
首先,杨坚取消了郡制,将前朝沿用已久的州、郡、县三级制度改变为州、县二级制度,县直接归州管辖。后来,杨坚又把州改为郡,形成郡、县二级制度。
其次,杨坚又创制了很多制度来防止地方官员势力过大,贪赃枉法等问题出现。比如规定地方官员的任期为三年,三年之后必须离任;规定官员要“异地为官”,不能在自己家乡所在的州县做官;禁止官员在地方两次担任相同的职务,等等。
第三,将汉代以来形成的地方官员自主选择用手下的制度废除。在隋朝之前,地方官员有自主设置官吏的权利,如此一来,那些地方官员很容易形成主仆关系,地方割据势力便会出现,不利于朝廷的统治。杨坚将这一制度废除,并让吏部掌管地方官员任命和考核的权力,各级地方官员便只能听命于中央了。
第四,杨坚还规定地方的太守或者副手每年年底都要进京述职,从而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控制。
除了改革地方官制,杨坚还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使得皇权得到加强。
经过杨坚的努力,隋朝在建立后的二十年里,出现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这种局面被称作“开皇盛世”。
本帖steem首发
最近新帖
- 淝水之战
- 谢安东山再起
- 白痴皇帝
- 石崇与王恺斗富
- 关羽水淹七军
- 刘备汉中称王
- 党锢之祸
- 梁冀连立三帝
- 昭君出塞
- 盐铁会议
- 晁错削藩
- 周亚夫治军
- 韩信之死
- 白登之围
- 始皇帝病死沙丘
- 张良博浪沙行刺
- 白起坑杀降卒
- 赵括纸上谈兵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 张仪拆散联盟
- 邹忌谏齐王
- 名医扁鹊
- 孔子周游列国
- 孙武练兵
- 晋楚城濮之战
- 晋公子重耳流亡异邦
- 郑庄公掘地见母
- 石大义灭亲
- 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
- 武王伐纣
- 少康中兴
- 寒浞篡位
- 有巢氏构木为巢
- 盘古开天辟地
- 读书会: 《三字经》99-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 读书会: 《三字经》98-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
- 读书会: 《三字经》97-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 读书会: 《三字经》96-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 读书会: 《三字经》95-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 读书会: 《三字经》94-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 读书会: 《三字经》93-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 读书会: 《三字经》92-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 读书会: 《三字经》91-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 读书会: 《三字经》90-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 读书会: 《三字经》89-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 读书会: 《三字经》88-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 读书会: 《三字经》87-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 读书会: 《三字经》86-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 读书会: 《三字经》85-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 读书会: 《三字经》84-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 读书会: 《三字经》83-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 读书会: 《三字经》82-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 读书会: 《三字经》81-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 读书会: 《三字经》80-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 读书会: 《三字经》79-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 读书会: 《三字经》78-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阅读者 GoodReader
做一个优秀的读者,不因个人偏好而错过有意思的原创观点.
To be an excellent reader, don't miss interesting original ideas because of personal preference!
This post has received a 31.68 % upvote from @boomerang.
This post was resteemed by @steemvote and received a 45.82% Upvote. Send 0.5 SBD or STEEM to @steemvote
本帖中 , @hnt 作为受益人获得奖励 : 8.81 $ + 0.0 STEEM + 55.418 SP = 110.481 STEEM = 17.677 $ , 因此 @hnt 保留 5%(5.524 STEEM) 作为费用 , 并且支付本帖作者 104.957 STEEM . 谢谢使用 @hnt 的流动性服务 !
详细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