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公子重耳流亡异邦
晋公子重耳是晋献公之子,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晋献公晚年,骊姬祸乱晋国,重耳外出逃亡,19年后才回到晋国继承王位。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讨伐骊戎,骊戎战败,首领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骊姬和少姬送给晋献公求和。于是献公率领大军,载着美人归晋。骊姬姐妹貌美无比,深得献公宠爱,骊姬尤其得宠。没过几年,骊姬生子取名奚齐,少姬也给献公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卓子。在此之前,晋献公与其父武公之妾、齐桓公之女齐姜私通,生下公子申生和后来许配给秦穆公的穆姬。晋献公即位后,齐姜被立为夫人,申生也被立为太子。后来,献公又娶戎族之女大戎狐姬和小戎子,分别生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
献公晚年宠爱骊姬,此时齐姜已经去世,献公不顾众人反对将骊姬立为夫人,少姬立为次妃。骊姬心计很深,诡计多端,见儿子奚齐渐渐长大,就想让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本来晋献公十分看重申生、重耳、夷吾这三个儿子,但自从有了骊姬和奚齐,有意立奚齐为太子,就渐渐和他们疏远了。后来,献公说曲沃为宗庙所在地,要申生去看守宗庙,接着又说蒲(今山西永济)和屈(今山西吉县)为边防重镇,派重耳和夷吾分别往这两地去守边关。这就意味着将他们分封出去,也就是让他们另立宗庙,这样一来,就丧失了对大宗的继承权。献公想要废申生而立奚齐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但是太子无过,而且很得人心,仍是奚齐继位的主要障碍。于是骊姬背地里传谣言说申生想要谋反,苦于没有证据,不能取信于人。于是,骊姬想出一条毒计,趁献公外出打猎时,以献公的名义传信给申生,谎称献公梦见申生的母亲齐姜,让申生在曲沃祭奠其母,然后把祭祀的贡品送给献公食用。见父亲献公仍挂念自己的母亲,让申生很感动,于是马上照办。骊姬偷偷地将申生送来的祭品下了毒。献公打猎归来想要吃的时候,她又故意阻拦,说这些酒食从远处送来,要试试才能吃,结果试出有剧毒。献公认定申生想要弑父自立,申生得到消息逃回曲沃,不久便自杀了。
重耳、夷吾听说兄长申生遭人陷害,便赶回都城了解情况。骊姬想要扫除奚齐继位的所有障碍,必须除掉重耳和夷吾,就在献公前诬陷说,下毒的事这二人也有参与。重耳、夷吾听说骊姬要陷害自己,便不辞而别,悄悄离开都城,分别回到自己的封地。献公由此更加确定他们意图不轨,于是出兵兵分两路,分别围住蒲城与屈邑,要擒拿斩杀二子。夷吾全力反抗,最终寡不敌众,逃到了梁地(今陕西韩城一带)。重耳认为,自己是因为父亲才能享受俸禄,得到封地,不能同父亲对抗,于是直接放弃抵抗。蒲城被攻破,迫于晋军的追杀,重耳越墙南逃,渡过黄河,逃到了翟国避难,同他一块儿出逃的人有狐偃、赵衰、司空季子等人。从此重耳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
翟国是重耳母亲的故乡,也是狐偃的故乡。在狐偃的精心安排下,重耳得以在翟国安居,献公也没有继续追杀,重耳终于可以喘口气。翟国的国君对重耳还不错,翟国攻打一个戎族部落,俘虏了两个貌美的少女叔隗和季隗,把她们送给了公子重耳。重耳娶季隗,季隗为重耳生下伯俦和叔刘。重耳把叔隗给了赵衰做妻子,叔隗生下了后来威震天下的赵盾。重耳在翟国娶妻生子,生活得还算安定。
骊姬虽未能杀了重耳、夷吾,但终归还是排除了儿子奚齐继承君位的障碍。后来献公病危,害怕重耳、夷吾的残存势力对年幼的奚齐构成威胁,于是临终托孤,嘱托大夫荀息全力扶助奚齐。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荀息奉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君。大臣里克、邳郑父等人率兵入朝,年幼的奚齐还没来得及坐上王位,就被杀了,因此连个谥号都没留下来。荀息复立骊姬妹妹之子卓子,又被里克所杀,里克逼死了荀息,骊姬也死于刀下。骊姬处心积虑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却怎么也没想到会因此给自己和儿子招来杀身之祸。这时献公的儿子只剩重耳与夷吾了。里克派人到翟国请重耳继位,但是经历了险象环生、血雨腥风的政治迫害后,重耳有些畏首畏尾,以保命为第一要义,因此拒绝了里克的好意。于是里克到梁地迎接身在梁国的夷吾回国继位。此时秦穆公试图插手晋国内政,知道重耳不愿回国继位后,也派使臣去见夷吾,表示愿意支援他回国继位。夷吾接到了里克的邀请,并答应割让河东五城给秦国作为谢礼,获得了秦穆公的支持,于是顺利回国即位,是为晋惠公。
惠公即位后,重用亲信,杀死了里克、邳郑父等权臣。他生怕重耳会回来和他争夺王位,于是决定派刺客去杀掉重耳,永绝后患。重耳得到消息,与众谋臣商议对策,最后决定离开翟国,去其他诸侯国寻求支持。于是,重耳告别家小,带着狐偃、赵衰、贾佗等谋臣匆匆离开了翟国。此时,重耳已经在翟国生活了十二年。
重耳一行人自翟国往东,一路颠簸来到卫国。可是,卫文公拒绝接纳支援重耳。重耳等人走得匆忙,没带多少钱财,卫国又不肯支援,众人走到卫国五鹿时,重耳饥饿难耐,终于忍不住放下架子向乡下人讨饭吃。一个乡下人根本没有那么多多余的粮食施舍给重耳等十几人,于是从地上拾起土块递给重耳。重耳大怒,举起鞭子要抽打农夫。狐偃赶忙阻止他说,这是上天要赐土地给我们,是复国的好兆头,然后,还叩谢了那个乡下人,接过土块放到了车上走了。为了让重耳活命,随从中有个叫介子推的从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块肉给重耳煮了一碗肉汤。重耳吃后才知道那是介子推腿上的肉,大受感动。
晋文公复国图卷 南宋 李唐
重耳一行人来到齐国,当时是齐桓公在位。齐国是诸侯霸主,齐桓公向来喜欢贤德之人,而天下人都知道重耳是贤才。齐桓公听说重耳到来,亲自出城相迎。在与重耳的交往中,发现重耳虽然落魄,但仍不失贤才的气度,而且其身边的随行之人也都是将相之才。于是桓公待重耳一行人甚厚,给了他们八十匹马,还把宗族之女嫁给了重耳,希望能将重耳留住,就算重耳最终复国,也会感恩自己对他的恩遇,与齐国交好。
重耳流落在外,吃够了苦头,娶了齐国的美女后,贪恋享受,安于现状,不愿再去品尝流亡之苦。没多久,齐桓公病逝,齐国衰落,已经没有力量帮助重耳复国。狐偃、赵衰等人多次提醒重耳,但重耳耽于享受,不愿离去。
随行的人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便聚集起来在桑树下密谋,恰巧被一个侍女听到了。侍女把听到的话告诉了重耳的妻子宗女。宗女杀死侍女,与狐偃商量,用酒把重耳灌醉,然后拖上马车,送出了齐国。重耳酒醒之后,他们已经离开临淄。重耳留恋安逸的生活,气得抓起一件武器追着狐偃砍,并说如果不能复国,要吃了狐偃的肉!狐偃则说:“如果不能复国,我就会横尸荒野,到时也是被禽兽所食;如果复国成功,晋国的肉可供君尽情享用,到时您就不会想吃我的肉了!”事已至此,重耳只能硬着头皮上路了。
离开齐国后,重耳来到了曹国。曹共公不想给重耳任何的支持,却对重耳的身体缺陷很感兴趣。他听说重耳的肋骨长得连在一起,很想看看是什么样的,以至于偷看重耳沐浴。重耳知道后,非常气愤,暗自想复国后一定要报复曹国。曹国大夫僖负羁觉得重耳的随从人员都是很有才能的人,一定能帮助重耳回国,到那时重耳要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第一个恐怕就是曹国,因此他向重耳表示,自己与曹君不同,便送了一盘饭给重耳,饭中还藏了一块宝玉。重耳吃掉饭,却把宝玉退了回去。
在曹国没得到补给,重耳一行人接着来到了宋国。宋襄公以仁义治国,当然不会对落难的公子置之不理,宋襄公像齐桓公一样热情地招待了重耳,并送给了重耳二十辆马车。此时,宋襄公正忙于宋楚争霸的事情,却依然奉重耳为上宾,因此重耳对他充满了感激之情。
但宋国自己忙着和楚国对抗,根本无法分身帮重耳复国。因此重耳在宋国小住了一段时间,稍事休整之后,便离开宋国,继续去下一个国家。他们来到郑国,大夫叔詹说,重耳是晋国的贤公子,流亡在外,还有才智过人的贤才愿意追随,而且晋国现在也不安定,好像是在等待重耳回国,这是上天在给他机会,因此劝郑文公依礼款待。但是郑文公不愿花钱去接待他,催着重耳一行人赶紧上路。
重耳离开郑国,继续往南,来到了楚国。此时,楚国已经打败了一心图霸的宋襄公,正值强盛之时。楚成王对重耳之贤早有耳闻,于是远迎重耳,并设宴款待他。楚成王把重耳安置在郢都,还时常与之宴饮,讨论天下大事。一天,成王在酒宴中问重耳,如果有一天他返回晋国,要怎么报答楚国。重耳想了想,说如能返国,晋、楚对战于中原时,晋军愿退避三舍让之,报答楚国的厚恩。令尹子玉对成王说,重耳当了国君会是位贤主,他的随从也都是将相之才,如果让他回到晋国,日后会成为楚国的大患。他劝成王趁着现在杀了重耳。但是,成王没有同意。
公元前648年,晋国发生旱灾,秦穆公运去大量粮食接济晋国。两年后,秦国也闹饥荒,晋惠公不但不报恩,还趁人之危发兵攻秦。结果,晋惠公被秦军生擒,最后不得不割地,并把太子圉送到秦国当人质,才被秦国放回。
晋惠公回国后的第二年,就病重不能理政了。公子圉得知后,怕父亲死后君位被夺,便自己偷偷溜回晋国。晋惠公果然不久就病逝了,公子圉顺利继承父位,是为晋怀公。怀公害怕重耳回国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继续迫害他。
怀公继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在国内大兴党狱,逼死了狐偃的父亲孤突。残暴的统治惹来民怨沸腾,遭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当初,怀公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穆公待他不薄。后来,怀公却不辞而别,逃回晋国,这也惹怒了秦穆公。于是秦穆公决定再次插手晋国朝政,借机向中原进军。他听说重耳已经入住楚国,于是派公孙枝到楚国面见楚成王,要求见重耳。重耳听说秦国要帮助他返国,便辞了成王,赶往秦国。
重耳来到秦国,秦穆公以极为隆重的礼节接待了他,并表示愿意辅佐重耳回归晋国,夺取君位。重耳答应即位后将河东五城割让给秦国作为酬劳。秦穆公很高兴,将女儿文嬴及四位宗女送给重耳作姬妾。
公元前636年春,在秦国三千军队的护送下,重耳渡过黄河,回到了阔别十九年的祖国,受到国内上下的积极拥护,晋怀公逃到了高梁。重耳率领大军开到曲沃,朝于武宫,被众人拥立为君,他就是晋文公。
本帖steem首发
最近新帖
- 郑庄公掘地见母
- 石大义灭亲
- 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
- 武王伐纣
- 少康中兴
- 寒浞篡位
- 有巢氏构木为巢
- 盘古开天辟地
- 读书会: 《三字经》99-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 读书会: 《三字经》98-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
- 读书会: 《三字经》97-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 读书会: 《三字经》96-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 读书会: 《三字经》95-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 读书会: 《三字经》94-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 读书会: 《三字经》93-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 读书会: 《三字经》92-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 读书会: 《三字经》91-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 读书会: 《三字经》90-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 读书会: 《三字经》89-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 读书会: 《三字经》88-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 读书会: 《三字经》87-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 读书会: 《三字经》86-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 读书会: 《三字经》85-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 读书会: 《三字经》84-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 读书会: 《三字经》83-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 读书会: 《三字经》82-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 读书会: 《三字经》81-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 读书会: 《三字经》80-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 读书会: 《三字经》79-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 读书会: 《三字经》78-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阅读者 GoodReader
做一个优秀的读者,不因个人偏好而错过有意思的原创观点.
To be an excellent reader, don't miss interesting original ideas because of personal preference!
This post has received a 100.0 % upvote from @boomerang.
This post was resteemed by @steemvote and received a 63.02% Upvote. Send 0.5 SBD or STEEM to @steemvote
本帖中 , @hnt 作为受益人获得奖励 : 8.02 $ + 0.0 STEEM + 47.745 SP = 95.201 STEEM = 16.089 $ , 因此 @hnt 保留 5%(4.76 STEEM) 作为费用 , 并且支付本帖作者 90.441 STEEM . 谢谢使用 @hnt 的流动性服务 !
详细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