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愤怒只是一个工具

in #cn7 years ago

最近读了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让我刷新了重新对世界的看法。在开会时,为了强调自己是对的,不仅“很用力”的坚持自己的观点之外,还会大声说、甚至发脾气。

一直以来我认为是自己控制不了我自己****,拦不住心里的那头野兽,所以让它出来撒野。

看完这本书才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

《被讨厌的勇气》透过两个人的对话,哲学家和年轻人的对话,引出了阿德勒的心理学,而这样的对话方式,也是希腊哲学家的辩论方式,阿德勒不仅是临床心理学医生,也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

决定论:因果

佛洛伊德的心理学派认为,“过去”发生的事决定了人的“现在”,也就是“原因支配结果”,因此,佛洛伊德的心理学是决定论。

我自己也一直是这么认为,因为过去的种种,所以有了现在的我。

决定论下的人生,我们是无法掌握的,如果过去决定了一切、束缚着我们,过去又是无法改变的话,活在此时此刻的我们,对人生甚至是束手无策的,未来的我们也不会得到幸福。其实就是变相的宿命论。

过去的原因,导致现在的我,很容易就归因、甚至把问题外部化,导致一连串的自暴自弃:我就是这样啊…… 因为过去发生的什么什么,所以让我变成这样的,我也是受害者。

从决定论出发的心理谘商师或者精神科医师,只能说:“你现在所受的痛苦,是因为过去的某件事。”然后安慰你:“这不是你的错。”

就结束了。

什么也没办法改变。

目的论:可以自己决定

不同于决定论,阿德勒的心理学是目的论人生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决定要怎么生活的,是我们自己。

过去发生的事情,只是一段经验,这段经验并不代表成功或者失败,所以不需要由这段经历来决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也不要归咎于发生的某件事,导致现在的我。

我们实际上可以赋予过去发生的经验不同的意义。客观事实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随意改变主观的解释。

应该追究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好好说话

书里用了一个的例子:

年轻人在咖啡馆看书,从一旁经过的服务生打翻了一杯咖啡,洒在年轻人刚买的名贵衣服上了。年轻人当场暴怒起来,还大声吼了这位服务生。

年轻人认为自己是因为服务生的过错,所以导致自己愤怒并且失控大吼了。平时的自己其实是温柔敦厚的。

阿德勒心理学的解释是,其实并不是“受愤怒的情绪驱使而大声吼叫”,而是“为了大声吼叫而愤怒”。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大声吼叫的目的,而捏造了愤怒的情绪作为手段。

这个例子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以前听过一种说法是,你可以表达你的不满,但是不用带着情绪来表达。后来想实践时,却常常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现在我想明白了,之所以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是因为我的目的就是想发脾气而已。想通这件事情之后让我豁然开朗,我们会对亲近的家人、亲密的朋友恣意的发脾气,在气头上时,如果有不认识的陌生人出现,却又可以对他礼貌说话。

实际上愤怒的情绪,是可以收放自如的“工具”。

我们对亲近的人发脾气,目的就是为了发脾气而已。可能是爸妈不听我的,所以发脾气表达自己的情绪;可能是孩子不听我的,大声威吓孩子来贯彻自己的主张;可能是开会时不被认可,大声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我自己最常发脾气的原因是被对方怼了不开心,说不过他,所以想透过发怒来怼回去。其实是很不成熟的表现,只要用有条理的语言来沟通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情绪化的用语

至于为什么不愿意这样做,常常就是懒、发脾气最方便,或者是不知道根本不需要发脾气,而是要好好说话,好好表达自己。如此一来,就没有无法控制一说了,只要让自己的心中保有“不要发脾气”的目的。

Sort:  

Congratulations @yungyuan! You received a personal award!

Happy Birthday! - You are on the Steem blockchain for 2 years!

You can view your badges on your Steem Board and compare to others on the Steem Ranking

Vote for @Steemitboard as a witness to get one more award and increased upvotes!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18
TRX 0.18
JST 0.032
BTC 87512.19
ETH 3031.52
USDT 1.00
SBD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