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柳-中国裤业名镇的起源与今天

in #blog7 years ago (edited)

货不分南北,人不分公私,要物畅其流,财达三江"。思想的解放让西柳人彻底放开了手脚,也成就了今天的西柳,使西柳人富甲一方,如今的西柳享誉天下,西柳成为了服装市场批发集散地。西柳成为了服装业的代名词。

饮水思源,看到今天的西柳,让人不禁发出疑问,西柳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为什么是这个地方先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为何会有如此的今天?

在20世纪70年代,那个时候还是国营经济,西柳的起源,据说是在西柳镇东柳村有一位普通农民名叫李振菏,家里条件很困难,为了摆脱贫穷,他买了些布,照着裤子的样子做,做了几条,拿到东柳的一个大坑边去卖,没想到,居然都卖出去了!因为他做的裤子比当时的国营商店还要便宜许多,于是他又购进了一些布料,继续加工,他们甚至走出家门,深入到东北其它地方推销。后来村民见他家做裤子赚了钱,便纷纷效仿,也开始做裤子,卖裤子......同时也吸引了外地客商来西柳做生意。穿梭在西柳市场,你会听到各种不同的口音,因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

1984年,李铁映来西柳考察后,适时推出了海城改革开放20条政策措施,并提出新的理念,"货不分南北,人不分公私,要物畅其流,财达三江"。思想的解放让西柳人放开了手脚。更多西柳人卖起了服装,不少外乡人也进驻市场,经营的产品从裤子扩展到面料、童装、床品和辅料。西柳服装辐射的范围开始走出东北三省,辐射到全国,尤其受到受到西部和南方省市的青睐。

广东的牛仔,石狮的休闲裤,福建的鞋子,浙江的衬衫,江苏的面料也来了,加上本地的产品,市场容量快速膨胀。到90年代,市场经营户已经达到8000户,市场围墙三次推倒重立,仍不能满足交易需要。"地摊式"市场环境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1992年,西柳市场顺势而变,一个"利用民间财力,靠社会化投资,异地重建市场"的规划正式出台。这个总投资8亿元的新市场占地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5万平米,从1994年4月开工,当年12月就投入使用。总计分12个区,面积之大,令人咋舌。我们称之为:‘西柳新市场’。

2009年西柳中国商贸城建立。如今西柳已成为东北最大的纺织服装加工基地,成为全国性的服装批发市场。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感谢您的欣赏与支持!

Sort:  

Thank you for your post.

you are welcome!

So cool posting on steemit

这离我近呀,我为什么总把楼主的id看成雷锋。。楼主哪里人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19
TRX 0.16
JST 0.030
BTC 79063.09
ETH 3121.47
USDT 1.00
SBD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