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是怎么回事 My understanding of “enlightenment”

in #travel7 years ago (edited)

timg.jpeg

先说说王阳明的观点。

王阳明认为得道的过程就是去除心上的阴霾,恢复内心清明的过程。

人在刚出生时,内心清明,淳朴自然。而在成长过程中内心逐渐会被蒙上各种阴霾,比如偏见、比如规则、比如风俗、比如自卑、比如自傲。

而正道开悟的过程就是再去掉这一层层阴霾的过程,当这一层层阴霾最终被剥开时,内心完完全全的呈现了,就是顿悟了。那时你会看到生命的真相,世界的真相。

后来又研究过佛学、灵性学、瑜伽的一些东西。我发现这些不同的修行方式殊途而同归,最终达到的目标都是去除心灵的遮蔽,认识自己。

六祖惠能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王阳明说: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而精神分析也认为一个人最重要做的是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说来简单,但是难就难在这个过程只能由自己去体验,别人无法讲述、无法传授。

最初听到王阳明的理论的时候,只觉得这是一个精妙的比喻,是一个很不错的系统。但是对于这个理论的内涵,完全没有把握。

或许当时觉得自己明白了,但是那只是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看到的。

如今去掉了心里越来越多的束缚,越来越自由,我好想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心学。系统还是那个系统,理论还是那个理论,只是我已经不同了,比以前多了很多体验。

美国的超个人心理学家肯.威尔伯曾总结出一套理论系统,试图把有史以来人类所有的科学、灵性学、宗教等都归于一个大系统之下。

他对我最大的一个启发便是一种学问会有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两种视角。

第一人称视角就是个人的感受,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而第二人称视角是从一个外部角度的观察结果,看到的是一些外部特征。

举个好理解的例子,一个外企高管,他的第一人称的观察结果是我很有成就感,同时我也很累,精神经常非常紧张,或许还会有逆水行舟的感觉,时刻都要向前,不然就会被淘汰。而第二人称的观察的结果是这个人事业成功,春风得意,典型的人生赢家。

一个开悟的人的第一人称观察的结果是我远离了无边的痛苦纠缠,处于无边无际的喜悦中,而第二人称视角看到的是这个人无欲无求、清静无为,甚至是过着清苦的生活。

正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看到的东西可能差异非常大,甚至是截然相反。这也是人们相互理解困难的一个原因。

所以我们没办法通过一个开悟的人来获得开悟的体验,只能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到哪个阶段就能体验到哪个阶段的心态。

开悟就是要找到自己内心受到的束缚,然后解开。就像解开一个宝箱上缠绕的一把把锁,最终所有锁都打开了,你就获得了开悟的瑰宝。

解开束缚的第一步是认识到束缚,而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人们都会下意识的去维护自己的自恋。

比如当我告诉我的朋友,你是可以选择自由的人生的,朝九晚五的生活只是一个束缚。他的第一反应是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有责任,我要养家。他会先去证明自己正确。这没有问题,关键是还有没有进一步的自省与觉知,如果没有的话也就不可能解开束缚。人的思维都是有保守性的。

我们太急于去证明自己的正确,证明自己正确非常容易,难的是认识自己。

但是如果这个人有觉知自己的习惯,后面他就会思考我做出这个判断到底是出于自己的本心,还是出于社会压力的束缚,一旦意识到这是外部带给自己观点,就好像突然出现了一束光,照耀着一个完全未知却又具有无限的吸引力的路,指引你走下去。

当然,解开束缚并不意味着做出改变,而是意味着自由。

比如你解除了上面说的束缚并不意味着就会放弃朝九晚五工作了,而是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可以自由的选择自由的生活还是正常的工作,而这个自由是你思维开阔的前提。

相同的都在工作,出于不同的出发点就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另外解除束缚很难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个世界存在很多种价值判断体系,很多外部的价值体系正是束缚的来源,举其中最突出的两个:社会角度和个人角度。

社会角度可能要求一个人大公无私,比如建国初期的中国,而个人角度要求人自私。所以我们有人民公社化,有建国前三十年的尝试与失败。

白岩松说前三十年最的收获可能就是:证明了这样是走不通的。而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都只是表现,核心是认识到了人性的自私,而顺势行之。

关于人性自私的本质,这是一个事实,但是倒也不用觉得失望。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在一个群体中,每一个个体都要有自己的生存策略,而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合作的生存概率是最大的。

也就是自私的本质会导致合作的最佳策略。也就是相当于合作、奉献是与自私一起被写在基因里的。

那么想要开悟,我们到底要怎么做呢?

两个字:“觉知”,随时关照自己的思想,找出其中的不好的、不对的,这是我最初的步骤。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只念念要存天理。能不忘乎此,久则心中自然凝聚。”

貌似这样只能获得一些相对客观的判断能力,但是试过之后你会发现效果远不止如此。,你的内心会越来越清明,你会越来越认清自己,你就会慢慢的发现自己的束缚,也就有了解开束缚的可能。

而我今天突然有了一种明悟,很多修行说的“放下自我”是不是就放下“正确”的自我的意思呢?追求正确是我们不自觉在做的事情。为了满足自己是正确的感觉,我们会辩论。而在辩论中我们甚至会说出一些自己完全想象不到的话。

而“放下自我”就是放下对“正确”的追求,转而求“真”,真意味着你可能犯错,你可能有缺点,但这才是你。

开悟之后的体验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即使我知道了也没办法说出来,不过有趣的是不同的人得道后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王阳明得道而成圣人,佛祖得道而求彼岸,基督教的开悟者可以看到全能的主。

开悟到底意味着什么,想不想自己来体验一把呢?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18
TRX 0.14
JST 0.029
BTC 56948.01
ETH 3056.88
USDT 1.00
SBD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