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忽略的自己

in #salvation6 months ago

救赎

我很惊讶于,自己也会无法书写除业务内容之外的文字,似乎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正在逐渐的减退,可能是因为第二次来英国伦敦的缘故,大部分的好奇心已被满足,因此初次来英伦的新鲜感不再。

到伦敦的时候时十二月初,从温暖的广州一路飞行13小时到达伦敦的时候,是一个阴冷的雨夜,从希思罗T4出来,遇到了长长的出关队伍,很多印度人或者从外表上看比较相似的巴基斯坦人排队出关,我出关的时候遇到了一对不会说英文的中国夫妇被海关人员拦下询问,比手画脚的无法说清,海关工作人员就开始大喊,问谁能说中文和英语,于是我就说我会,上去帮助他们翻译,原来他们是来参加自己女儿的毕业典礼的,出示往返机票和酒店预订邮件之后,就放行了。

出了海关之后,原本打算坐地铁,但自己带了两个比较大的行李箱,行动确实不方便,再加上四年没来英国了,不知道地铁的搭乘方式有没有变化,于是还是决定打车,到了搭乘点,用之前在国内时候就已经绑定好的优步打了个车,看了看价格,不由得咋舌,原来要接近80英镑,距离大概30英里。

在等待优步的时候,不由得打量了一下希思罗机场,有点意外,上次来伦敦印象中是从T2出关的,一出机场就看到一个巨幅泰格豪雅的广告,整个机场看起来和国内的差不了太多,但这次从T4出关,感觉一下子进入到了一个潮湿、破旧的环境,整个T4看起来满满的年代感。到达乘车点,混着一股洗衣液香水以及霉味的气息,雨后地面的潮湿气味也加入其中,一种难以名状的香甜混着发霉的气味扑面而来,直到这一刻,嗅觉唤醒了我关于伦敦的记忆。

5年前因为机缘巧合,来伦敦学习的三个月,对我的触动和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在来伦敦之前,已经被各种突发事故折磨得体无完肤,甚至一度产生了厌世的情绪和想法,对于生活并没有太多的期待。而伦敦的三个月,让我重新获得了思考的能力,更为重要的事,让我有契机开始审视自己的过往,之前的三十多年,一路走来,都是按部就班,读书、高考、考研、读博、工作、结婚、离婚、择业……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推着自己往前走,而过程中产生的种种质疑,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或者疏导,而是通过一件又一件的工作、一次又一次的忽略,选择性的让自己丧失思考和感知的能力,仿佛一个提线木偶,被无数的线提着走,机械的重复,麻木的继续。

伦敦,一座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踏足的城市,就这样出现在了我的世界里,从书上的名字,成为身处的所在,初到伦敦,一切都是新奇的,甚至一切都是带有光环的,觉得一切都是完美的,一切又都是合理的恰到好处的。虽然激发了自己的很多感受,但这些感受并没有成为问题的答案,反而留下了更多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生活?为什么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又为什么拒绝别人可以是不用背负负罪感的?为什么英国的病人都能够坦然面对死亡?而他们的志愿者不计报酬的帮助需要的人,又靠什么维持生计呢?这些问题,并没有随着短期交流的结束而得到解答,反而在回国之后,因为一个契机,让我有机会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回国之后,到达北京,老东来接我,跟他有了一次彻夜长谈的机会,彼时他正准备放弃在北京稳定的工作,去新西兰追寻不一样的生活,原来我才发现,生活中遇到问题的人,不止我一个,而这些问题,在长辈或者已经被驯化的人们看来,完全是庸人自扰,“你工作稳定,收入不低,知足吧。”“你的生活很多人羡慕都来不及,还要思考什么?”“活在当下就可以了,想那么多没用的干什么?”这些问题,都是自己遇到困惑、遇到问题的时候,无法向他人或者外界求助的缘故,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活着,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就可以了,考虑那么多完全是无用的,但恰恰就是这些看起来不那么重要,又不那么现实的问题的答案,束缚了感知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

在和老东交谈的过程中,他无意中拿出了一本书,5年后的今天,当我回想起他拿给我这本书的瞬间,我不由得感慨,原来改变一个人后续生命轨迹的瞬间,并没有那么的高大上,而是悄无声息,却又命中注定一般。曾经看到有人提过,一个人一生关键的选择,可能不超过五次,因为大部分的现实环境,是无法选择的,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遇见什么样的父母,遇到什么样的伴侣,几乎是无法选择的,只能归结为命运。而真正又能力去主动选择不一样轨迹的人,却少之又少。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麻木、忽略、沉迷可能都是自我保护的方式,既然无法选择,那就接受。

在不停的暗示、道德绑架、甚至洗脑之后,我一度认为,这就是生活的本质,无奈中透着些许躺平,混沌中隐藏着几缕荒诞。然而,当我拿起老东推荐给我的那本书的时候,瞬间被书中的问题击中了,原来我不是唯一一个困惑的人,更不是庸人自扰,原来从古至今那么多那么多的先贤,都在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做了那么多的思考和贡献,更做了无数的论述和探索。我想,能够改变轨迹的选择,我遇到过,也选择过,问题是当自己做出选择的时候,实际上是充满恐惧的,因为不知道今后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这种对未知事物的焦虑,持续了很长时间。当局者迷,人并没有办法突破自己认知和经验的框架,正如柏拉图理想国中描绘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洞穴中的人,看着火光投在墙上的影子,以为这就是真实,却无法知道洞穴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即使偶尔有人到洞穴外看了一样,发现完全不同的世界,回来绘声绘色描绘给洞穴中的人们,换来的只能是质疑和不信任。

我们始终无法突破自己认知的经验的极限,更无法突破维特根斯坦所认为的,语言的极限。在从《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改变后后续轨迹的书中看到这些伟大的灵魂们留下的思考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困惑是很正常的,人类之所以存续,就是因为深植在灵魂深处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怎么去看待生命中的困惑,去寻求答案的过程,就是自我救赎的过程。

每个人救赎的境遇,可能不完全相同,有人求助于宗教,有人求助于亲人朋友,更有人通过生活环境的变换,试图与过去的自己告别,而我的救赎,始于与老东的一次长谈,让我有机会得以原本困惑已久的问题,更有机会开始接触哲学,这5年来,通过不断的阅读,不断的思考,使得自己开始习惯于不被情绪所控制,能够理性的直面自己的想法行为,进而反思,开始能够掌控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我想,在不惑之年以前能有这样的境遇,也是十分幸运的。

这几年,除了《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还有一些书,能够让我粗浅的了解西方哲学和思想,进而能够在其中找到一部分困惑自己问题的答案,刘擎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刘瑜的《观念的水位》、《比较政治学30讲》,以及短视频平台上思想史万有引力的系统讲解。一个个伟大的名字,穿越时间,透过纸张,进入到了我的脑海里,马克思韦伯、哈耶克、奥威尔、以赛亚柏林、柏拉图、尼采、康德、洛克、霍布斯、汉娜阿伦特、桑德尔等等,这些或古或今,或严肃或荒诞的灵魂,总是能够超前的发现人理性当中的缺陷,并加以阐述、系统化,使得整个西方思想成为全球的主流思想。

可能很多人,尤其是国内的朋友,不同意西方思想成为了主流思想的提法,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不绝,更多的是通过爱国,绑架他人的异议。我认为,中华文明尚在,因为我们还在使用汉字,还在保留很多习俗,但除此之外,在认识论和方法论领域,已成为西方思想的领域。古代中国的认识论,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早已被塞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更重要的是,这些思想,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方法论供人实践或者验证,而是通过一种类似宗教的方式传承,不可怀疑,无迹可寻,更无法论证。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国人的困惑,很难在传统中华思想中寻找到可用的方法的答案。而西方思想,是不断批判前人的理论,同时又吸收和创造新的理论,因此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甚至能够梳理出完整的脉络来,正因如此,成为了可用、可想、可谈、可批判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DALL·E 2024-03-01 19.51.15 - A classic library setting filled with ancient books and a large round table at the center. Around the table, famous Western philosophers like Socrates.webp

如果说必须要为我的自我救赎说一个开端,我想那一定是五年前的伦敦之行,如果说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契机,我认为是2019年7月在北京老东家里的那次畅谈,从那以后,让我逐渐摆脱情绪化,敢于真实表达的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更逐渐的开始选择性的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摆脱无效社交,也能够共进式的鼓励爱人跟我一起思考,我不敢奢望今后的生活、工作、探索路上不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我想,我已做好了准备,不执着于过往,不焦虑于将来。

Sort:  
Loading...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17
TRX 0.15
JST 0.028
BTC 58091.16
ETH 2357.50
USDT 1.00
SBD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