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文墟攝 #7 ] - 覆寫的軌跡 Abandoned Navy Fuel Plant and Military Kindred Village (Urbex Photography)

in #photography7 years ago (edited)

00.jpg
輕輕暖陽灑上蜘蛛網,處身現場吸取的是那斑駁的美感。

「承載兩段迥異的使命與朝代,其存在正是歷史足跡的最佳展示。」


走過七十個年頭,跟隨城市的劇變,歷經二次世界大戰,看盡戰爭的醜態;
記得戰爭畫面的人多半已不在,住在屋中屋的人們也遷離居所;
倒是滿身彈孔的它,仍屹立不搖,留下來為這塊土地的歷史做見證。

在有風城這般雅名的市都之中,有一讓人很難不去注意的「大煙囪」,
做為前日本海軍燃料支廠的此地,建成後不久便面臨日軍的戰敗而廢棄,
隨著國民黨來臺掌控所有遺留設施,此地也成為空軍忠貞新村眷村之用。

或許是戰後資源匱乏之故,遷入的眷村並未拆除工廠,
而是直接將房舍建於工廠之內,因此形成了屋中有屋、
工廠設施與住所共生之奇特景象,充分可見戰後基層眷舍之克難。

造訪此地不只一次,但每回都仍讓我讚嘆其背後的故事性,
據說未來有機會成為可參觀的園區,倘若未來真的整修完畢,
絕對是各位來臺灣不可錯過的一大歷史教科書。


01.jpg
竄出的廚房排煙管,在廢棄工廠中硬是點綴出了點生活味。

02.jpg
廠區二樓,後方磚牆為原工廠之外牆,內部的小屋則是後起之眷舍,
可見右上方形似卸煤斗的設施亦是完整保留,而房舍便直接建於其下。


03.jpg
天氣較好的另一日,拍攝了不同的視角,
從嶄新的春聯判斷,文史團體仍是有在努力的。


03-2.jpg
工廠漏斗狀設施特寫,可見下方緊鄰著眷舍之屋頂。

04.jpg
草率刷上白的一睹牆,是原本的紅磚看得厭煩了嗎?

05.jpg
從二樓眷舍中往外望去,正好是廠區後方的其餘眷村區域,
而那面不知其代表為何之旗幟,在此時看來則是更顯荒謬。


06.jpg
不知貼上多久的剪紙,經過透窗的光突顯出一種靜謐之美。

10.jpg
工廠與住宅混搭融合的建築,就像一座小迷宮,
過了一房又有一條不知往哪的梯。


11.jpg
脫焦的小花,那是微小夾縫中生命的力量。

11-2.jpg
廠區一樓的區塊,看來過去是一間打腊所在此,電話還是六碼呢。

12.jpg
「無線至尊」,不知這是多久以前的產品,
在網上也查不到相關的資料了。


13.jpg
從煙囪底部往上望;煙囪外部可見二戰時的彈痕,而內部目前則為霜毛蝠之復育地,
過去曾看過新聞報導有人陳屍於煙囪之底部;經時間疊加而上的故事未來應會越來越多吧。


13-2.jpg
進入廠區一樓後,光線也越來越照射不到。

14.jpg
脫落的春聯與陰暗的空間;
居住在廠區底下的生活不知會是如何的生命經驗。


15.jpg
此應不屬原工廠之器械,在這般光影渲染之下也顯得老舊而不堪。


「世間沒有永恆的存在,
而我們能做的只有不停的紀錄,
紀錄那些不復存在的曾經。」


Equipment Used:
Camera : Nikon D90
Lens : Tamron A16
Software : Lightroom

Sort:  

乾脆來辦個廢墟拍攝比賽~

@hazeliu Thank you for obtaining this out..

我也滿喜歡的

有招牌,海報,感覺好像還有點人氣在,未完全是廢墟

那些都是很久以前的啦~

有植物🌳就減低了頹廢感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0
TRX 0.12
JST 0.028
BTC 61436.95
ETH 3388.33
USDT 1.00
SBD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