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不必给理想标注额外的意义

in #life3 years ago

地铁.jpg

昨天电台的朋友找我聊天,说广播电视台开始裁员了。目前在岗员工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拿着5-6万的补偿金离职走人,二是留下来参加集体竞聘。但据说可以提供的竞聘岗位,多为比较辛苦、需要经常加班的一线岗,到手工资比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不了多少。曾几何时,电视台、电台,主持人、记者,那么光鲜、体面的工作,在这短短几年,竟沧海桑田。

应该是从初中开始,每当别人问我将来想要干什么的时候,我都不假思索的回答为:记者,高中分为理科时虽无比纠结,但也因此填写了文科。小时候,电视几乎是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窗口,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今日说法,几乎奠定了我对记者这个行业的所有认知与憧憬,要知道,那还是记者可以大声质问市长的时代,记者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被一种普遍的狂热和正义所笼罩,以澎湃的激情试图改变世界。

大学毕业时,虽然专业并不对口,但凭借着一股子蛮劲,竟真的歪打正着地从事了新闻行业,在一家国家级“正统”媒体的当地分站当起了编辑记者。一开始当然是新鲜又充满干劲的,排版报选题,一天跑三个活动,写五个稿子也不嫌累,每天都能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这种各样的事让我觉得离所谓的理想又进了一步。但没过多久,发现我每天的这些工作变得越来越表面,很多活动今年和去年的没什么区别,稿子也大多都变成了活动方提供的通稿,只要按照自己网站要求改成相应的格式即可,有没有自己的想法,根本不重要。而且,在报道腐败的同时,有时也能在媒体内部看到同样的腐败在隐蔽而公开的发生。隐蔽的是大家都不知道细节,公开的是大家都知道它正在发生,如何能在自己的信念和实际生活中形成一种毫不干扰的平行世界反而成为一种自我考验。

时代飞速更迭,媒体的不断失信加上微博时代、公众号时代、视频时代接连的来了,以摧枯拉朽的方式,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不言而喻,几乎是毁灭的。虽然自媒体内容并不严谨、甚至漏洞百出,但有时人们想关注的并不是真相,而是情绪。

也正是在这几年的工作当中我明白,一个行业不管多么充满理想,都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的状态而存在,它就跟所有的行业没有两样,既不高尚多少,也不低廉很多,也许它还有一些意义,但更需要信念。可信念,现在不值钱。

离开这个行业也已经快两年了,没有什么不舍、也几乎没有惋惜。因为当时即便再待下去,得到的也不过是忍耐而已。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0
TRX 0.12
JST 0.028
BTC 61436.95
ETH 3388.33
USDT 1.00
SBD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