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说说④:他人是地狱吗?

in WhereIN3 years ago

“他人即地狱”出自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哲理独幕剧《禁闭》的男主人公在全剧结尾处发出的感慨:“他人就是地狱!”

      要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必须回到剧本中。

    《禁闭》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理剧本,该剧创作于1943年,1944年首演,最初取名《他人》,又叫《隔离审讯》,又译《秘审》《禁锢》《没有出路》。 《禁闭》最初取名“他人”是颇有深义的,说明作者表述的主旨是“与他人的关系”问题。

     全剧只有4个人物,除一名不参与剧情的侍者外,其余三人,不分主次,在情节和台词中平分秋色。报社男编辑加尔散生前是个临阵逃脱的胆小鬼,因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坚持反动的和平主义观点,于一月前被抓获后枪决;邮政局女职员伊内斯,生前是个同性恋者,因心理变态,唆使表嫂抛弃丈夫投入自己的怀抱,致使表哥惨遭车祸死亡,表嫂也为恋情所迷,于一星期前的夜半打开煤气管,和伊内斯中毒气绝;贵妇艾斯黛尔,生前是个热恋男性的色情狂,她蒙骗丈夫另求新欢,并淹死私生女儿,气死情夫,她因患肺炎于昨天死去。这三个罪人先后被投入地狱,囚禁于一室,又都本性不改,形成三角关系:加尔散为表白自己不是胆小鬼,总想说服伊内斯,而对懒于思考只要男性的艾丝黛尔十分厌恶;伊内斯却怀抱同性恋热望,爱上了贵妇艾丝黛尔,极力排斥异性的加尔散;追求男性的艾丝黛尔,却只对加尔散有意,反而憎恶同性的伊内斯。结果,加尔散不仅未能说服伊内斯,反挨一顿痛骂;伊内斯想把艾丝黛尔揽进怀抱,也始终不能如愿;艾丝黛尔要求加尔散帮她把伊内斯拖出门外遭到拒绝,又唤他用拥抱自己对伊内斯进行报复也不能得逞。于是艾丝黛尔恼羞成怒,抓起刀子向伊内斯身上乱捅。三人之间争风吃醋、嫉妒挑拨、互相猜忌、各不相容, 于是有了男主最后的悲鸣:"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狱!"

    “他人就是地狱”也因此成了萨特的名言。萨特本人是如何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的呢?

      萨特是这么解释的:人是在他人的目光中生活的,人无法认识自己,只能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人必须与他人共同生活,因此人一生都是在他人的评价中生活的。他人的评价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有的人能冲破这个约束,有的人一生就束缚在在这个评价里。正是在他人的评价时刻影响我这一点上,萨特说“他人即地狱”。而对你身边的人来说,你也是他们的地狱。这个地狱是人人都要经历的地狱,是个必经的地狱,冲破地狱,你就得到自由。安于地狱,也可以生活一辈子。因此,这只是个选择问题。

      “他人即地狱”并非是对“他人”的批判,他人的存在是你无法决定的,那个“地狱”是个外部条件,就像自然条件一样,你能决定的是你自己的心态。你选择,获得自由,或者守在地狱里。也许可以这么说,我们要入得地狱,也要出得地狱。

    萨特用地狱一词来形容他人评价对“我”的干扰所造成的痛苦,与萨特对绝对自由的追寻是分不开的。他认为人的存在就是自我意识和选择的不断累加,没有了自我选择,人的存在本身也就没有了意义。只是,人的自我选择参考了他人的意见难道就不是自我选择了吗?这一点,萨特无疑走的比较绝对。

   所以,即便他人对自己的选择能够产生影响,也未必就一定是地狱般的折磨。在实际结果上,确实很多外部建议是更好的选择。怕就怕我们只关注选择本身的自由,而不去考虑选择的结果。如果选择的自由高于一切,那么,他人或许就是阻碍绝对选择本身的桎梏;如果,我们要的是选择的结果和意义,而不是选择本身,他人就不会是我们的地狱,他人反而是我们可靠的同盟,是我们自身力量和优势的延伸,自己看不见听不到感受不到的,他人可以帮我们看到听到感受到。我们也因此可以更加周全的选择。

    与他人的关系问题,不去思考可能不是问题。一旦要去思考,可能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但这个问题,我们终究还是要回答的。

    他人是地狱吗?会不会是天堂呢?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Sort:  

This post was resteemed by @steemvote and received a 3.19% Upvote. Send 0.5 SBD or STEEM to @steemvote

What a beautiful photograph my dear friend, I invite you to follow me.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17
TRX 0.15
JST 0.028
BTC 56430.09
ETH 2323.65
USDT 1.00
SBD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