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听书 17-23
星期一 《岛》
这是英国作家希斯洛普的处女作。编辑的推荐语说这个故事让整个欧洲潸然泪下。然而我听完十点读书的解读,心里没有泛起什么波澜。
如果不是我本身铁石心肠,或者十点读书这篇拆书稿质量堪忧,那么最后一种可能就是人类的情感本不相通。又或者,三者兼有。
我去豆瓣翻看评论,发现和我感受差不多的人比比皆是。但大家都说得比较客气,也多从自己的角度找原因。遇到几位直言敢谏的,我就默默送上个赞。
如果是偶然读到这个故事,可能会有惊喜。但坏在编辑的推荐语过度拉高了读者的期待,读完发现原来没什么了不起,就干脆吐槽起来。
————————————————————
星期二 《意志力》
从这本书里学到一个小知识:人的意志力就好存在口袋里的钱,用完了,就没有了。
所以当我起早摸黑干了8个小时回到家里躺在沙发上喝着可乐看着电视的同时还刷着手机实在是情有可原,因为我当天的意志力都用完了,我是一个意志力的穷鬼,只能窝在舒适的角落里苟延残喘。
当然书中也提到了很多如果提高意志力的办法,坦白讲,我一个都没记住。因为我缺乏按照书中建议努力的意志力。这是个死循环。
————————————————————
星期三 《心智探奇》
这书的解读我听了三遍,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听了两遍都不知所云。听完三遍还是一头雾水,我就干脆放弃了。
现在回想起来,八成是因为这本书里只有科学道理,但是却没有方法论的缘故。可以当成科普读物放松下心情,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星期四 《肖申克的救赎》
这本书我前两年读过,电影当然也是看了不止一遍。从肮脏的下水道里爬出来,然后让大雨将自己洗涤干净,这简直是所有生活在生活这个屎坑里的人的梦想。
整个故事用屎坑引起我的共鸣,用大雨昭示着诗和远方,从故事性和象征意义上都是经典。
有人说这个故事电影优于小说。其实各有千秋。电影自然经典,很多人吐槽的是小说叙述上的啰嗦。其实这个是史蒂芬金故意为之,那么多细节,娓娓道来,就是要让你进入故事的情景。这对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加入轻度魔幻色彩的作品很重要。村上春树也是这样做的。
————————————————————
星期五 《钱从哪里来》
这书适合刚参加工作的人读,而且写拆书稿的人默认读者是都市女性,所以不少内容我听来格格不入。
不是否定书本身,是我不适合。
————————————————————
星期六 《萧红传》
我确实没有想到十点读书这篇拆书稿立足的基点是女性的平权。拆书稿的作者对萧红三任丈夫都多有贬损,目的是突出萧红女士是属于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一方。
我很喜欢萧红女士的作品,但我宁可将其放在一个更大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洪流中看。我觉得,如果只是将萧红女士树立成男性的对立面,小了,格局小了。
————————————————————
星期天 《红与黑》
我中学时是司汤达的粉丝。我极爱这本《红与黑》,然而当时我并没有看到司汤达作为时代小人物向上攀爬的辛苦。我只是喜欢书中的心理描写,特别是面对爱人的心理描写。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记不清具体的词句,然而还是能记得我当时读这本书中很多段落时手心都握出了汗。
感谢十点读书这篇拆书稿,让我突破了年少时形成的固有概念,能站在更广的角度回顾这本书的故事。也产生了要重读此书的心情(然而不久前我刚将那本收藏已久的《红与黑》中英对照版捐给了图书馆)。
————————————————————
一月还有一个星期,我渐渐找到了听书的节奏。我发现如果让我每天听一本,然后马上写笔记来发,自己心里总有仓促之感。像现在这样,存够一个星期,然后合并发出来,心里有种整整齐齐的感觉。
以后就照此办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