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既砒霜,何以授蜜糖

in LifeStyle3 years ago

image.png
source
张爱玲的书,平时不敢多看,不是不喜欢,是因为它太好了。敏感高傲的天性再加上年少多舛的经历,使她的字字句句都准确、真实而又凌厉。她的作品里似乎有一种“魅”,即有魅力,又是鬼魅,它原始又冲动,华美而斑斓。

私以为,《金锁记》便是最能代表她这一风格的作品。主人公的生活越是绝望与压抑,就越能体现张爱玲作为生活观察者的洞察和清醒。《金锁记》写于1943年,彼时张爱玲只有23岁,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曹七巧的人生变迁历程。

七巧被卖进姜家,成为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丈夫靠不住,儿女不争气,在姜家人人都瞧不起她,她如此生活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不仅变得性格扭曲,行为也日渐乖戾,她不但破坏了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致死,还亲手拆散了女儿的爱情。正如书中所写“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书中有一处描写,曹七巧的哥嫂来看她,嫂子问她姜家二少爷的病怎么样了,曹七巧不但不悲伤,反而笑出了声,她用戏谑的口吻说:“他还是坐不起来,一坐下就往下出溜。”把丈夫的悲惨经历如此当作笑料来说给别人听,也只有曹七巧可以干得出来。她的麻木虽让人憎恶,但这桩婚姻本就是桩生意,她出卖了身体和自由,换来了下半辈子的锦衣玉食,而姜家人买的却是她一生的尊严。

张爱玲曾说曹七巧是她小说世界里唯一的“英雄”,因为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病态的方式进行着反击。“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

张爱玲的确早早就将现代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推向了极致。她的文学成就即便已经如此之高,但还是被远远低估了,有人说张爱玲相比其他同时代大作家,缺少家国情怀,作品格局太小。

可这种评价本身就片面至极,仿佛文学作品的高低是由所谓的格局和情怀所判断的。张爱玲永远是那个最冷静的旁观者,她不屑以任何意识形态绑架自己,更不需要靠情怀来煽动大众的情绪,她描写的一直都是真实,一直都是人性。

《金锁记》同样还探讨了当下被一直讨论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性格和际遇的影响。可怜的曹七巧虽然可恨,但这一切真的是她个人的错吗?在这个吃人的社会里,她一直得到的都是砒霜,又怎能学会与人分享蜜糖呢?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18
TRX 0.16
JST 0.029
BTC 62493.96
ETH 2440.89
USDT 1.00
SBD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