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腦洞大開的 Smart Media Tokens

in #cn7 years ago


當時細讀並且翻譯了《Steem白皮書》之後,在這一篇文中寫道:

所以我覺得Steem區塊鏈真正振奮人心的,在於提供了一種價值變現的途徑。

內容價值的變現一事確實是我最有感的,這方面的思考也跟我目前的工作有關。

昨天晚上 @ned 發布了「Smart Media Tokens」(SMTs)的白皮書,頓時成了社區裡的熱門話題。我忍著睡意大略把白皮書看了一篇,先不論技術細節的部分(反正我看不懂),整個大方向而言,我認為確實說得上是something huge。

最近常看到的一個詞是「proof of brain」,或許可譯成「腦力證明」。這樣一個概念濃縮了整個Steem的運作。對於我們這些已經在Steemit上活動的用戶來說,這個程序並不太難理解,甚至已相當熟悉。

在加密貨幣的世界,相對於proof of brain,我們更常聽到的是「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和「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這些都是維持區塊鏈以及決定貨幣分配的機制。工作量證明指的是新產生的貨幣以機器所完成的運算量來決定分配;權益證明則是由用戶所持有的權益(比如投資額或帳戶金額)來決定分配。

依循同樣的定義方式,「proof of brain」就是「依付出的腦力決定貨幣分配」。無論是前述的工作量或權益值,都是主觀、可量化、與電腦運算法相容的。但腦力則不是。

所以Steem以一種新的方法為「腦力」予以量化,並且提供證明——即是我們所熟悉的,系統先有一個以固定速率增長的代幣池,然後透過全體用戶的投票來證明每一個已完成工作(貼文)的「腦力含量」,並據此分配代幣。即是在這個環節,社交的元素進入發揮作用。

如果我們把Steemit看成是一個運行於Steem區塊鏈上的實驗,則SMT讓人期待之處在於,它把這個運作模式帶出了實驗室,成了一種可以套用在其他地方的protocol。換言之,從這裡開展出的就不僅僅是一個平台,而是一個ecosystem了。我想所謂的huge指的是這層含意。

比如,你是新聞媒體網站的經營者,現在你可以在Steem區塊鏈上發行自己的SMT代幣。甚至以SMT代幣直接進入ICO進行籌資。然後,你設定自己的代幣的通貨膨脹率(即獎勵池的增長速率)。於是,你建立了自己的「類Steemit」世界。網站提供新聞,而用戶的留言、評論將等同於我們在Steemit上的貼文,能夠根據其他用戶的upvote而得到SMT代幣的獎勵。

媒體用戶的進入方式不再是傳統的訂閱制,而是購買並持有該網站發行的SMT。屆時,Steem區塊鏈上將形成一個各種代幣跟STEEM之間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在Steemit,我們透過STEEM與法幣的交易市場來完成內容價值變現的最後一段路;未來,在這些發行SMT的內容平台上,用戶則是藉由SMT與STEEM之間的交易市場把代幣獎勵變現。以理想狀況而言,媒體的經營,比如內容平台的素質等因素,應該也會反映在SMT的價格上,因此形成經營者與內容使用者的雙贏局面。

就這點而言,Steem確實越來越有game changer的姿勢了。

理論上,任何持有Steem帳號的用戶都可以發行自己的代幣,只要滑鼠按幾下(literally)就行了,這是SMT白皮書的另一個亮點。關於這方面的應用, @wilkinshui 最近的文章描述了一個可能的使用情境,並且指出這項應用的優缺點。

有一個比較簡單的代幣形式,即在Steem上發行一種不設定通貨膨脹率、沒有獎勵池、以法幣錨定、純粹作為IOU的代幣。這意味著什麼?這表示任何人都可成為Steem系統與法幣之間的承兌商,為用戶提供Steem版的TWD、CNY、HKD等等,作為一道進入加密貨幣的門。

相較於其他進入加密貨幣的管道,SMT提供的這一道門很不一樣,因為它直接把用戶引到一個特殊的領域——內容生產與消費的領域;但同時又保有加密貨幣本來就具備的價值承載特性。於是,這樣的程序直接打通了「內容-價值」的渠道。

這目前看來還是很抽象,但說起來其實很厲害——

Internet是內容傳遞的革命;Blockchain是價值傳遞的革命。SMT連結了這兩者。

這種說法非常響亮,希望我的腦洞沒有開得太大。

Sort:  

An SMT will be traded through STEEM, so we won't have a bunch of SMTs and STEEM just one of them. We will have STEEM, and then a bunch of SMTs on top of STEEM. Market-wise, this will most likely boost demand for STEEM, as a token.

Also, the SMT generation mechanism is way more complex than just a token issuance on the Ethereum platform. When you launch an SMT, you literally launch a thin layer of Steem-application-processes on top of your content, including your own rewards pool, your own inflation model, your own voting and curation algorithms and your own vesting mechanism.

Hope this helps.

脑力证明?确实挺有味的!
SMT的概念好理解,类似以太坊上的那些代币,应用场景就多了!

我覺得對Steemit原有的用戶而言,SMT的概念其實不難理解

在運用層面我也不時有不同的想法和幻想,有好有壞,太好奇這能走多遠

你應該把那些幻想寫出來!XD

这个平台做的成功了,后来就会越来越厉害。

然後就到月亮去了 XD

"工作量證明指的是新產生的貨幣以機器所完成的運算量來決定分配"

這句話稍做補充:
在區塊鏈中的各個記帳的機器,計算速度快的才能進行記帳(如銀行拉下鐵門進行結算),而記帳的好處(誘因)有兩個:

  1. 獲得系統贈送,作為記帳籌賞,如文中所述 "新產生的貨幣"。
  2. 獲得記帳中帳本裡面各筆交易金額的 "手續費"。

至於怎麼給﹑判定記帳快的機器,就是區塊鏈系統要做的事。

因此意思是:"工作量證明,指的是機器計算解題哈希值所花的時間(運算量越高越好,表示越快算出答案,代表是所花時間越短)"

文章最後提到的 IOU,想到的應用,其實就可做為外幣匯兌的管道,而其基本條件是需雙邊都有其信任(例如 Steemit 眾所皆知 + 該名經營者有口碑),跳過銀行收取手續費,算是另一種去中心化的變形。

哈 感謝你關於工作量證明的補充 😃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16
TRX 0.13
JST 0.027
BTC 59388.79
ETH 2578.59
USDT 1.00
SBD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