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ntity #01]簡繁兩棲,以及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

in #cn7 years ago (edited)

今天早上跟出版社聯繫後,決定接下一本書的編輯工作。那是一本香港作者寫的書,文中有許多台灣人看不懂、或不習慣的港式用語;這本書要在台灣出版,第一步的工作就是要進行適當的語言轉換(就是讓它不失港味,卻又能夠讓台灣人讀得下去)。而這個工作就落到我頭上了。

幾年前我曾經任職於某個基金會的編輯部門。後來,基金會所有有關簡體、繁體、港式中文的轉換,都變成了我的工作。原因在於,所有同事之中就我處理這方面的工作最不費力。(比如,台灣人即使看得懂簡體字,但要在簡體字文章裡進行校對,對他們來說還是很吃力的。)兩岸的語言轉換,其實也算是一種翻譯。

也是在那個時候,才覺得像我這種簡繁兩棲的人,竟然也還有一些可用之處。

我的中文教育從六歲上幼稚園開始,一直延續到17歲中學畢業。7歲到12歲時的小學階段,中文是教學媒介語,除了馬來文課和英文課以後,學校裡一律使用中文教學。13歲到17歲的中學教育,中文成了馬來文和英文(皆必修)之外的第三語文(選修),除了中文課和英文課以外,其他科目都以馬來文教學。

從小學到中學的這個階段,我們學的是簡體中文。我在二十幾歲時進入馬來西亞的華文報社工作,工作環境裡使用的是繁體中文。而後來到台灣,多年來早已習慣繁體字。


圖:Pixabay


開了這樣一個話題,或許可以延伸下去,來談談馬來西亞華人的華文教育。

是的,我們習慣稱這個語言為「華文」,課本封面也是這麼寫的。我離開馬來西亞之後,才意識到台灣和中國大陸人是不說「華文」的。在台灣,他們說這是「國語」或「中文」。

「華」確實是一個有趣的概念,從小說到大,不覺得有什麼奇怪;離開那個環境後,再回頭思考,才知道「華」這個字裝載了多少的文化與政治意涵。這或許可以另寫一篇。

但是,說到華文教育,也就不得不說說華人移民史。這裡主要指的是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從中國南方輸入馬來半島的大批勞工。但這裡先不說,之後可再另寫一篇。(覺得這系列打開之後,我好像就不怕沒東西寫了 XD)

馬來西亞過去是英國殖民地。1957年,馬來半島與新加坡獨立,組成馬來亞(Malaya);1963年,位於婆羅洲的兩個州屬(沙巴和砂拉越)加入,組成馬來西亞(Malaysia);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建立新加坡共和國。

早在十九世紀初,東南亞就一直存在著華文教育;在印尼和泰國等國,後來的政治發展導致華文教育中斷。而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體系則在獨特的歷史因素之下,保留至今日。

整個發展軌跡大概是這樣:最早出現的是傳統的私塾,後來逐漸發展成體制化的小學與中學教育。1955年,南洋大學在新加坡成立(1980年關閉,與今天的南洋理工大學沒有關係),當時的馬來亞華人社會總算圓了夢,擁有從小學到大學的完整華文教育體系。

這是絕對不容易的成果。無論是英國殖民政府,或早期的馬來西亞政府,對華文教育始終行使各種打壓,原因之一在於,華校在當時被認為是共產主義思想的滲透管道。每每閱讀那個年代的華教捍衛史,總會情緒澎湃,也心存感念。

即使到了今天,華文教育在國家教育政策、預算編列上,仍是明顯被邊緣化的;這是現今執政黨的種族主義政治所致,當然,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建國之後,原有的華文小學被併入國家教育制系,但保留華文作為教學媒介語。同樣以這種方式併入的,還有印度人社群的淡米爾文(Tamil)學校。自此,馬來西亞的小學教育分成三個源流——以馬來文為教學語言的國民小學、以及各自以華文和淡米爾文教學的「國民型」小學;三者採用統一課綱,而馬來文是後兩者的必須科目。

也就是說,馬來西亞人把孩子送到華文小學(少數非華裔也會這麼做,但也有少數華裔選擇不這麼做),完成7歲至12歲的小學教育,即可掌握基本的中文說、讀、寫能力。這是關鍵的發展,讓獨立後的華人移民第二代、第三代繼續擁有學習中文的機會。

來到台灣,最常被問的其中一個問題是:「你怎麼中文說得這麼好?」當然,所謂的好,是相對於其他同是來自東南亞國家如越南、印尼、泰國、緬甸的華裔留學生而言。馬來西亞華人保存相對完整的先祖文化,原因在於語言的傳承,而當中關鍵的歷史發展,即是獨立後華文小學的建制化。

至於中學,國家無意發展多種語言的國民中學,所以任何源流小學畢業的學生,都匯入統一以馬來文為教學語言的國民中學。在大部分中學裡,來自華文小學的學生可自由選修華文為第三語文科。

但是,獨立前就存在的華文中學,到哪裡去了呢?其中一部分改制,併入國民教育體系,但另一部分華文中學,則進行課綱的本土化之後,仍堅持以中文(部分學校以英文)教學,因此以民間經營的形式,在國民教育體系以外,另創一個私立中學體系,即今日我們所謂的獨立中學(獨中)。

馬來西亞目前有大約60所獨中,學生完成六年課程後參加「獨中統一考試」(統考)。這是一個建制化的現代教育體系,獨中統考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紐西蘭,仍至中、港、台等國,皆被承認為大學入學資格。

現在,重點來了。

馬來西亞獨中統一考試,從來就不被馬來西亞政府承認為國立大學的入學資格。這當然不是教育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所以,獨中畢業生無法進入自己國家的大學。學業表現優秀的,到新加坡去;家裡比較有錢的,到英美澳;家裡環境不怎麼好的,或許就選擇到台灣來了。(所以,台灣的朋友現在知道為什麼每一年都有成群的馬來西亞學生湧進來了吧。)


這裡頭其實藏著一個有趣的問題,只是很少被提出來討論。過去不曾討論,現在中文已成為全球主要語文之一,就不可能再去質疑這件事了。

我說的問題是:

為什麼是華文?或說得精確一些,為什麼我們遠在馬來西亞,學的卻是那個「以北京官話為基礎音、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與書面文體」。

我們知道,中華民國要建立的,是一個現代意義的「國家」,於是中國在歷史上首次需要尋找一個統一的規範語言作為國語。北京官話是當年的政策選擇,後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延續下去,造就了我們今天所使用的「標準」語言。這種由上而下的規範、統一,本來就是一個在國家政治架構中的行為。作為建國運動,這本來也沒什麼好說的。

只是,為什麼馬來西亞華人也選擇這個被「他國」所規範的語言,作為這個地區的華人社會的「統一、標準」語言。順帶補充一下,馬來西亞華人移民主要來自南方的廣東、福建、海南,這裡沒有來自北京的移民。所以,我們今天說的華語,或普通話,它不是任何一個馬來西亞華人的母語。

說得更極端一些,對這個社會來說,華語完全就是個外來語言,只是後來透過各種文化與政治的論述,外來語竟然成了我們的母語

關於這個段落,只是剛好寫到這裡,想起了這個問題,就順便開了個頭。但這不能多寫。因為,從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語言選擇,這樣一個弔詭的問題,再回頭看今天的台灣內部,以及中國大陸,這樣的思考連著下來,馬上就進入敏感詞的領域了 XD


好,說回簡體和繁體的事。

大概在1980年代吧,馬來西亞的華文學校開始轉向北京的語言規範,從繁體字教學改成簡體字,也從注音符號改為漢語拼音。所以,到了我入學的時候,學的已經是簡體字了,也不再學注音了。

但民間仍是簡體和繁體參雜著使用。因為繁體字的年代並沒有過去太久,現在四十歲以上的人,當年學的就是繁體字。另一方面,在那個台灣出版產業的輝煌年代,你到馬來西亞任何一家中文書店,賣的都是繁體書。所以,無論簡體、繁體,在馬來西亞華人社群中,都不會有障礙。

在這裡,繁體到簡體的過度,並不是透過國家政策的實行,而是世代交替的逐漸演化。不過,看港劇的年代過去了、讀台灣繁體書的年代也快要過去了,未來大概也就沒有人用繁體字了吧。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看以下這張圖:

不用看內容,這是我在網路上隨便抓的。我想說的是,看看報紙的大標題,再看看內文,發現什麼了嗎?

這種簡繁混合,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報社內部的寫稿、編輯系統,一直以來都是使用繁體字的。也就是說,文稿是到了最後的排版階段,內文才由電腦自動轉換成簡體字。所以,我到台灣之前,就已經在工作上大量使用繁體字。而且,這樣的文字轉換環境,也造就我後來在文字工作的領域裡真正意義上的兩棲,完全沒有不習慣或排斥的問題。


沒想到零零散散的,一寫就這麼一大串。這個系列,我就叫它作「identity」,我希望能夠繼續寫下去。作為一個馬來西亞第三代華人,後來又旅居台灣,在不同的生命階段裡探索自身的identity,這過程其實是相當微妙的。

而且,過去使用Facebook或其他的社交媒體,都不曾像今天在Steemit這樣,我所關注、以及關注我的人,都是來自台灣、中國大陸、香港的朋友。一邊是我現在居住的地方,另一邊是祖輩的家鄉;面向著這樣一個群體,聊聊這樣的話題,似乎又有了另一層不太一樣的感覺,和意義。

Sort:  

原来还有这么多渊源,我身为马来西亚人也从这帖子获益不浅。你是台湾公民了?

不是,我的護照還是紅色皮的 XD

哎哟,不错哦

不水,粉有趣。尤其是關於華文是外來語的事實,我從沒想過這一點哪!

有趣有趣,甚有同感(?)~ 讀書英語為教學語言,中文寫是書面語,生活是廣東話,同一篇中文文章可以用兩種語言來讀,每次跟外國朋友解釋都很費勁...

華文學校改用簡體字的決定,是馬來人的政府決定,還是華人領導的華文學校決定?

其實也沒有所謂的「馬來人政府」。執政黨的聯盟裡頭是有華人政黨的(可是那是廢材),而教育部的官僚體制裡也有處理華校事務的單位。所以,雖然我不知道當時的主要考量是什麼,但這樣的決定,應該也是在政府架構裡實行的。

不過,相對於國家,學校(或華社)還是有一點點自主權。所以,改用簡體字的決定必定也是得到民間認可的。

順便一提,雖然文章裡說華文小學併入國民教育體系,但經濟上並沒有得到政府的全部支持。有一半的經費,是需要華社民間自己解決的。這就是華社保留母語的「代價」。非常不合理。

華文學校的教師組織、董事會、校長等等,組成全國性的聯盟,以「民間團體」的身分,跟政府進行有關華教事務的協商。一邊是政府打壓,一邊是華社抵抗,就這樣走了幾十年,撐到今天。

那想再問一下,馬來西亞華人會不會覺得自己跟中國人是同一個血脈的存在?甚或覺得自己也是中國人?還是完全地覺得自己是馬來西亞人,跟中國人完全沒有關係?

對於國籍身分,基本上是沒有什麼認同的問題的。即使是我父母那一代,也是完全覺得自己是馬來西亞人。文化上的認同倒是有,整體來說上一代會比較強烈。

我們不會說自己是「中國人」。即使是老一輩的,或移民的第一代,我也懷疑他們是否會說自己是「中國人」,因為他們離開中國時,也從來不是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

在我們的認知裡,「華人」和「中國人」是全然不同的概念。我不知道「華」這概念什麼時候演化出來,但其實我們也只有在說華語(即北京話)的時候會說「我是華人」。在大部分華人的日常語言裡(比如閩南話、潮州話、廣東話),我們說的是「唐人」。

聽到捏糖人會覺得很痛嗎?

打蛋比較痛

文化的割裂还是令人痛心啊

原來是這樣一回事,整個過程感覺好艱辛,不過我會把這當作是種優勢! :)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2
TRX 0.26
JST 0.039
BTC 99024.83
ETH 3475.09
USDT 1.00
SBD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