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人侠客梦》之二

in #cn6 years ago

说起侠,自然离不开武。其实,在史料记载里,游侠和武术关系并不密切,《史记·游侠列传》里就没有提到过武功。真实的游侠和刺客当然要拔刀动武,但按照记载来看,应该并没有什么神奇功夫,主要依靠的是勇气、熟练程度和力量,而武侠小说是绝对离不开武术的。
小说中的武术和真实的武术不同,它的特点是:经过小说家的不断加工,逐渐自成系统。
在唐代豪侠小说里,侠客的武功构成不仅包括古代的搏击术,而且还有道术和药物。像晚唐时期的传奇小说《聂隐娘》,女主人公聂隐娘就身兼这三种武功:她使用匕首刺杀大官僚,用的是近身拳术和刀法;她和大反派斗法,使用了化身术;另外,小说里还出现了能化掉尸首的药,这种药到底是出自文人的想象,还是因为当时中国已经发现了无机酸,还不能确定。
唐传奇对武术打斗的场面描写很少,到了明清时期,中国武术有了很大发展,军中和民间兴起了许多武术门派,而且产生了内家拳、外家拳的分别,这让武侠小说的素材变得丰富起来,场面也更加热闹好看了。清代侠义小说中的武术已经形成了完整系统,而且幻想色彩越来越重,既有以宝剑为代表的兵刃拳脚,又有内功、暗器功夫、使用毒药和点穴等秘技,还有一些类似魔法和巫术的成分。到了新派武侠小说时期,作者通常要花费大量的篇幅来设定武林门派的格局,探讨武学境界,不同门派人物的武功也有了正义和邪恶的区别。
武侠小说中的武术,另一个特点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展开想象。
在近代武侠小说家里,除了平江不肖生等个别作家,大多数都不会武功,他们的写作来源就是书本知识和想象。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作家们都会把这种想象和中国文化联系在一起,这在金庸的小说表现得尤其鲜明,他能够纯熟地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构筑武侠世界。比如,降龙十八掌的招式出自《周易》的卦辞,逍遥派的武功来源于《庄子》的意象。在金庸笔下,武术高低之分在于对武学境界的领悟,而这种领悟力依赖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金庸写的虽然是武,但实际上更注重的是武中的“艺”和武中的“文”,所以,金庸的小说被视作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一条捷径。
佛教和道教文化对武侠小说的影响尤其深厚,在武侠小说的通常设定里,少林武当是天下武林正宗,少林方丈和武当掌门是武术和精神的双重领袖;而佛家道家思想更是渗透进了小说深处,成为化解恩怨、寄托人物命运的精神支柱。
中国读者对于这样的武术遐想,自然有很高的文化认同:比如内功这样的武术系统,比如“无招胜有招”这样的武学修养,比如宝剑这样的代表性器物,比如扫地僧这样的传奇人物,我们都能理解和接受,而且陶醉于其中。这样玄妙夸张的描写,也远远比真实搏斗场面更吸引人。但合上书页,我们还是要明白,小说里的功夫,是对中国文化的艺术图解,和真实的搏击关系不大,没必要代入现实世界。
比如说,现代搏击运动基于生理科学,像“拳怕少壮”的年龄差,像重量级别和技术训练水平差异,都是难以跨越的障碍。在拳击里,轻量级不能挑战重量级;拳王阿里没法和比他年轻24岁的泰森对阵;中国拳击名将邹市明赢得金腰带,是通过和其他拳手一样的技术,并不靠十三太保横练的金钟罩,这些都是常识。像武侠小说中那种老年人的内功和武力值最高、隐世高手一出山就拿到世界搏击大赛冠军的场面,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Sort:  

你好!才子,才女,你参加月旦评了吗?有才的人都去参加了呢。倘若你想让我隐形,请回复“取消”。

Hi ~ I'm a robot of betty007.I just upvoted your post!
Please come visit me here: https://steemit.com/@betty007
Thanks so much~!!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19
TRX 0.15
JST 0.029
BTC 63968.82
ETH 2633.99
USDT 1.00
SBD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