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份外圓|"月旦評"活動

in #cn7 years ago

pinwheel-50512_960_720.jpg


「月到中秋份外圓」。相傳中秋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超過三千年前的商朝,人們當時祭拜“月神”以酬謝豐收。所以可以說,中秋基本上就是相對於月亮的節日。對於月,中國人從來都不陌生,大概因為是一個農業國家吧,每個人都要看著月亮做人。播種、施肥、收割,人們都要靠著月亮來分別季節、氣候。也大概如此,中國人對月亮的聯想總是特別的多。而身為一個中國人,我對月亮的聯想也很多。

最古老的中國人到底如何看待月亮?讓我們看一看那些最古老的神話吧,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等,都讓我們了解到最古老的中國人都相信月亮是屬於神明的。嫦娥吃了仙丹,所以能夠升仙,但因掛念丈夫,只留在最近地面的月亮上;玉兔為了別人捨身餵肉,因而感動了神仙讓牠成仙,在月亮上搗藥;吳剛因錯誤得罪了神仙,而被罰在月亮上伐永遠伐不完的桂樹。於古代,大概月亮就是離不開神明了。

讓我們把時間移近,去看一看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當中「天地之襲情為陰陽,陰陽之專情為四時,四時之散情為萬物;積陽之熱氣生火,火氣之精者為日;積陰之寒氣為水,水氣之精者為月;日月之淫精為星辰。」

大概的意思就是說 “天地的精氣結合成為陰陽,陰陽的精氣分立成為四時,四時的精氣散為萬物。陽氣積聚熱氣變成火,火的精氣變成太陽。陰氣積聚冷氣變成水,水的精氣變成月亮。太陽和月亮過剩的精氣成為星辰。”由始可見,中國人慢慢的擺脫神明的國度,開始去了解各種天文,包括月亮。

但中國人有否因時代的進展,以及科學的發展而離開了月亮嗎?大概沒有吧,我們再把時間移近,看看唐代那些詩人,他們都愛月,他們都離不開月。看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寒食月夜》:「風香露重梨花濕,草舍無燈愁未入。南鄰北裏歌吹時,獨倚柴門月中立。」詩中月亮帶給我們孤寂。當然更少不了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中月亮帶給我們的思憶。大家可以看到,月亮在這個時代,慢慢的變成了一種情懷。一種孤寂、懷念、望鄉的情懷。

隨著現今科學的發展,人類已經踏上了月球,月亮對我們已經不再是一個迷思。在往後的未來,月亮對我們而言會變成一個怎樣的存在了?會變成一個科技的名詞、創新經濟的概念、還是移民的埸所?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無論月亮隨著神明;變成科學;再變成情懷,中國人大概永遠也都離不開月亮吧,因為我們是月亮的民族。

圖源 : Pixabay


Thanks for reading, I hope you enjoy it!
And please follow me and see my other post if you like it: @victorier

感謝你的閱讀,希望你會喜歡!
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請你追蹤我,也可以看我其他的文章: @victorier

Sort:  

why no english i dont understand any thing :)

Well, sorry about it. Maybe you can read my tomorrow post, I decided to make it in two language!

oh ok i will :) i hope u upvote me its will help me alot :)

玉兔為了別人捨身餵肉,成仙, 卻是和罪人吳剛同到一個地方, 好可憐呀.

哈哈,神話故事嘛。自己腦補好了,可能吳剛每天都要用桂枝來服侍玉兔呢~

仰望星空看到的最显耀的星球,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感情。

看我們何時可以上去走走吧

读读《三体》就有信心了,哈哈

原來玉兔要犧牲自己😱小孩子們看了會不會哭?😅😅

這是大愛啊

我想做玉兔,吃吃睡睡的

你先要自己跳進火裏面XD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17
TRX 0.15
JST 0.029
BTC 60973.26
ETH 2366.47
USDT 1.00
SBD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