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民俗杂忆 说说七十年前怎么过年(上)@hqy二哥原创首发

in #cn7 years ago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几天就是2018年春节了。现在的春节大家都熟悉,七十年前的湘中春节是怎么过的呢?你想了解那时的习俗吗?就让我来说说吧。

我们乡下人有句俗语:“大人盼莳田,小孩盼过年。”可见过年对小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也不例外,时隔几十年,回忆起来还能如数家珍。

过小年

腊月二十四是小年。家家户户开始磨豆腐。家境好一点的,磨两锅,人口少,收入歉的人家也要和人合伙磨一锅,磨好之后,按豆子重量分成。

磨豆腐,有专门的豆腐店,我的堂伯就是磨豆腐的老手。他的豆腐点卤是秘诀,要老要嫩随人愿。做油炸豆腐要老一点,做霉豆腐要榨干一点,过年吃的要细嫩一点。大家都是邻居,年年都要找他磨豆腐。明天要磨豆腐,今晚作准备:带上豆和柴禾,直接挑去堂伯家。你没开口,他就问上了:“我晓得,你家今年黄豆收得多,给娃仔过年多吃点,嫩点好。”我妈说:“是呀!”顺手就把红纸包的红包递过去了。点点小钱,图个吉利。家家一样。

过小年,其实过的豆腐年。家家都有两海碗上桌,挑在筷子上,薄薄的一小块,两头往下坠,摇它两下,不会断;送到口中,爽滑滑的,比什么都好吃,都更有回味。我每次回老家,都要买几块豆腐吃吃,虽然味道不及我堂伯的好,总比城市里的粗糙散发异味的好。

杀年猪

杀年猪也是一件大事。大约二十七之前杀好,“杀七不杀八”。那时,殷实的人家都要养一头猪过年。不像现在,有猪场,三个月就可以出栏。一年到头能养两头就很不容易了。过年猪也不全给自己吃,要卖掉大部分,留下的小部分做成米粉肉、腊肉,真正新鲜过年食用也不过二十来斤,内脏全留下了。现在说内脏胆固醇高,我们那时一年难得吃几次肉,高又如何?当天热热闹闹吃上一顿之后,就巴望大年三十晚了。

杀猪一个有趣的细节,就是给邻居送猪血。和着盐,掺上适当的水,把猪血用大盆接下来,有的还加点淀粉,当天就做成熟食,姜、葱、蒜齐全,更讲究的人家还要放点胡椒粉,用新鲜的猪油做汤料,一小坨一小坨的,红红嫩嫩,香喷喷的,每家送上两碗;即使有过芥蒂的人家,主人不亲自出马,也要找娃仔送过去。家家如此,就成例规了。两碗猪血不算什么,送点小人情,互相走动走动,家家都沾点喜气,享受过年的欢乐气氛,比起城里一个电梯上下,不知对门那家姓什名谁有意思多了。

炒年货
psu.jpg
当年炒年货的灶还在

过年炒年货也是必有的节目。每家灶头都有一口大锅,平常用来蒸酒,办喜事也用来炒菜,过年就用来炒花生、薯片什么的。我家的炒薯皮至少有一大箩,过年时讨厌它,不愿吃,出了节,平时当零食,晚上饭不够,当主食。炒好,用几个大瓦罐装着,要吃到莳田去。八九月间也加工米做的馓子,各种各样形状和品种,好用来新年招待客人凑足九个盘子。装小吃的茶盘家家有,花色品种也差不多。花生摆正中,薯皮、豆子、馓子分放四角,还有炒米糖比较稀有,主人会劝客人:“尝尝,这是我今年的手艺,明年种了芝麻,再做点芝麻糖试试。”客人也知道,这是难得一尝的食品,拈上一条,意思意思。离桌时主人会给客人的孩子塞上盘子剩下的部分,大人会拱手作揖,连称谢谢。

我是贺庆媛,退休老太太一枚。欢迎关注交流。

Sort:  

恭喜你!您的这篇文章入选 @justyy 今日榜单 【优秀被错过的文章】, 请继续努力!若您不喜欢,请回复 STOP,谢谢。

Congratulations! This post has been selected by @justyy as today's 【Good Posts You May Miss】, Steem On! Reply STOP if don't want to see this. Thanks.

还是小时候年的的味道浓香啊😊!孩子也少了,那时一大群一大群孩子们热闹极了!

那时小孩盼过年的兴奋劲没法形容。一年才一次啊!

那时候的年真的是年味十足啊,对于那时候的孩子来说,我想他们最盼望的一天就是过年。再看看现在呢,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好像都是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年味,熟悉又陌生,或许只能存在于回忆当中了。

是的,现在天天有肉吃。过年和平时没太大区别。

我小时候也还是这样的,那是二十年前。还有烫米皮,做巴茭……

炒荡皮,巴蘇,豆孑,落花生;切冻米糖。

这些年俗我还真不知道,读了这篇,可以讲给孩子们听,虽然没法回国过春节,但是也希望他们了解自己的文化,谢谢发的这篇文章。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16
TRX 0.13
JST 0.027
BTC 59226.54
ETH 2603.16
USDT 1.00
SBD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