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在那里 就在那里了

in #cn6 years ago

到现在,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培训班、总裁班、乱七八糟的BA和PA,反正没主动掏过钱,所以名字都记不住。

mmexport1520578245372.jpg

(总裁班学习中)

有一样我记住了,就是培训老师的口音都很怪异。没有标准的字正腔圆,从来没有出现过。
更多反而是“寄几”以及“酱紫”这类的口音,有的朋友会瞬间秒懂当中的意思。有时候听着听着就会让人联想到以前电视购物里,疯狂的导购讲解员的那种口音,而且分分钟会跳上桌。
早期,我还会感叹,为何我们都要听这些地方来的人来给我们“讲课”。因为,在传统意义上,能给人上课,那都是一种荣耀,老师要比学生高一等,也就是在课堂里,他是老师,你是学生,那就说明这一点上他行而你不行。

在过去,可能真的是我们的经济落后,西方的一切都好像那么那么地先进,一些名词我们都没听过,所以,埋头学习,当个谦虚的学生,我认了。

可现如今,有些地方好像已经不行了,怎么还是这些怪异的口音在台上讲课。。当然也有变化,“酱紫”少了,“寄几”还蛮多的。

真的是国人还没有想在企业培训和沙龙这些项目上赚钱吗,自己当不了这个老师?我起初这样疑惑。

可是,看看这些年的变化,我却慢慢改变了看法,其实大多数国人还是内秀,尤其是聪明人。比较不喜欢“好为人师”,而一些早期被西方文化同化的人群,则比较喜欢口若悬河,并且将此专业化、商业化,形成了一条产业。
OK,所以你现在还能指着这些课学到多少东西?听听就好。

另外,或许有一些文字或者文物因为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流落海外,或者归集至某些地方,但千万别危言耸听什么老祖宗的东西已失传。其实可以说真正的华夏文明还在长江、黄河之中翻腾,儒、道、法百家之音仍在五岳之周颂扬

有时候,看书时放下的茶杯,不是没了或者不要了,当你想喝茶的时候,可以随时端起来。

Sort:  

恭喜你!您的这篇文章入选 @justyy 今日榜单 【优秀被错过的文章】, 回复本条评论24小时内领赏,点赞本评论将支持 @dailychina 并增加将来您的奖赏。

Congratulations! This post has been selected by @justyy as today's 【Good Posts You May Miss】, Steem On! Reply to this message in 24 hours to get rewards. Upvote this comment to support the @dailychina and increase your future rewards! ^_^

o(^▽^)o

@hannahwu, 这个不错,赞了!

@hannahwu, 写得好好哇~~~ img

@hannahwu 我们这里也流行说“酱紫”,看来已经传开了……

哈哈 听了一整天的 酱紫 跟寄几 我快疯了。

以前我的老师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

讲台上的那个不一定是最懂的,可能中途拿着保温离开的那个才是真正的大家。

仿佛看到了小少年拿着保温杯泡着枸杞~

亲~@cntts为您准备了这篇博文的语音版:

如果您喜欢我的工作,请不吝为我点赞😊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0
TRX 0.12
JST 0.028
BTC 64349.10
ETH 3502.88
USDT 1.00
SBD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