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两部韩国电影和一本关于韩国的书

in #cn7 years ago (edited)

最近,韩国旅游热明显降温,从十一到韩国的机票可以明显看出。但我还是要推荐两部韩国电影和一本关于韩国的书。不夸张的说,正是这两部电影和一本书,极大的影响了我对于韩国的认识。

两部电影分别是《辩护人》和《熔炉》,书是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的自传:《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辩护人

《辩护人》,2013年韩国电影,宋康昊主演,观影人次超过1136万,是韩国史上第9部观影人次破千万的本土电影。改编自韩国已故前总统卢武铉的亲身经历,由著名的灾难漫画作家杨佑硕撰写剧本,并亲自拍摄的导演处女作。影片以1981年韩国第五共和国全斗焕军事独裁政权执政初期的釜山为背景,讲述了平凡税务律师宋佑硕(宋康昊 饰)为震惊全国的“釜林事件”受害学生进行人权辩护的故事。

看过这部电影之前,我对于韩国电影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韩剧的层面上:家庭琐事,恨不得来一个24小时生活直播,或者就是那些小清新的爱情故事。而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我真正看过的第一部韩国电影,它让人看到这样一个民族是多么的敢于面对曾经的那些不幸,敢于将自己经历过的伤疤公布于众,更好的了解历史,直视历史。敢于把这样的历史展现到银幕的勇气本身就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的。

在一切的强权和独裁面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法律只不过是统治者用来维护自己的政权镇压人民的利器之一。这一点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一样。

印象中,我们拍的法庭的影片中,律师只不过是为委托人争取权益的冷冰冰的工具。而这部影片中的宋佑硕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律师。从他选择作为镇宇的辩护人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这种选择的结果。

“在市民无法行使自己的法律权利的时候,作为法务人员,我更应该走在最前面,这才是真正的法务人员的义务。”

正是这样的宣言,影响了大批的律师,使得宋佑硕因示威被抓最终庭审的时候全市142名律师中有99名自愿出庭作为他的辩护人,影片在法官点名中结尾,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的空间。

对于电影中的车英东来说,“了解真相然后求得宽恕,这才是你爱国的方式”。而对于我们更多的普通大众来说,了解真相辨别对错然后勇敢的捍卫心中的真善美,这才是我们爱国的方式。

熔炉

第二部电影是《熔炉》,这是一部超越电影技巧的电影,它再次稳固了我心目中事实大于一切技巧的不变真理。我向来对于那些视觉技术凌驾于电影本身的所谓大片不屑一顾。

电影改编自孔枝泳作家同名原著,以2005年3月14日19:20左右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所描述的真实故事。影片上映后,引起韩国社会沸腾热议,舆论压力促使案件调查重新启动,最终至韩国国会对2011年性侵罪行量刑标准偏低的韩国法律作出修订,《熔炉法》于韩国国会立法成功。

可以说,这是一部改变国家的电影,而我们有的却是改变电影的国家。影片中讲述的悲剧在中国也时有发生,却没有任何一位导演敢于将其搬到银幕,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更不用说出现一部改变国家的电影。倒不是我们缺少真实的素材和拍摄的能力,我们只是缺乏应有的勇气,或者孕育这种勇气的制度。

这部电影让我对韩国的电影和电影人由衷的敬佩,真实是这部电影最好的评价。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才是真正的社会进步。

在中国成长的我们,对于这样的故事应该不会陌生,我们看了太多这样无望的血泪抗争,里面更多的是爆发的过程,以及沉默的结局。我们不去抗争,也许会被洪流给吞噬,我们去抗争,也许还是被洪流给吞噬。但我们终究还是要去抗争的,哪怕就只能改变那么一点点,就像片里的小女孩最终逃脱了魔掌身心慢慢恢复一样。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原本善良纯真的我们。哪怕,我们从来不曾赢过。 有时候,战斗只是一种态度,无关输赢。”

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如果说电影不可避免的会有表演的成分在里面,那么,朴槿惠的这本自传则真实的记录了这位前女总统的生活,成长。

朴槿惠,生于1952年,韩国首位女总统,前总统朴正熙长女。毕业于韩国西江大学电子工程学系,并曾短暂留学于法国。母亲遇刺后,年仅22岁肩负起代理“第一夫人”的角色。父亲也遭枪杀后,退隐近二十年。1997年韩国经济危机时重返政坛。2012年12月,在韩国总统大选中获胜,成为韩国有史以来首位女性国家元首,也是东亚第一位民选的女总统,亦是韩国唯一父女皆任总统的例子。

书中以个人口述化的写法,以亲历者无可替代的视角和感受,重现了作者数十年间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

书中有几点是我特别敬佩她的地方。第一个就是得益于母亲的教育,从小就开始每天写日记反思,写下需要改进的目标作为改正行为的开始。要坚持下去这样的好习惯,不是人人能做到的。第二个是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于西江大学电子工程系,并且自学多种语言。身为同一学科的我自知专业知识学习的辛苦,反思自己除了英语都没有学好,人家却能掌握多门语言,自知人的差距是多么的大。不论生活中父母背景有多大,在学术中的成功只能靠自己。第三是她在担任第一夫人时顺利的解决了许多的外交难题。与一国之主对话时需要的自信,交涉中需要的表达力,和对话题必要的深层理解都让人不敢相信年轻的朴槿惠可以达成这样的外交成就。
  
22岁时,母亲遭到枪杀,朴槿惠中断学业回国。深情的父亲不愿续弦,朴槿惠于是放弃自己的学者梦,担当起第一夫人的角色。五年后,悲剧再次降临,父亲又遭枪杀。母亲和父亲相继遇刺所带来的深悲巨痛,书中的描写非亲历者难以道出。对于父亲遇刺那一晚,书中写道:

“我不记得那天晚上是怎么熬过去的,恐怖的宁静缓缓包围,一开始只是一阵寒意袭来,接着全身上下开始不停地颤抖了起来。当一个人受到太大打击时,听说是哭不出来的,那晚我终于明白了。”

父亲去世后,朴槿惠与弟弟妹妹黯然离开总统府。书中详细描述了此后一段时间他们所直面的人情冷暖。面对种种不堪现实与批判,以及外界对父亲的毁谤与流言,朴槿惠体会到人性中背叛、善变的一面,对权力有了深入的认识,决心退隐。

“权力是把刀,当权力越大时,这把刀也越锋利,轻轻一动就会伤及他人。因此权力使人惧怕,但真正需要惧怕权势的反而是手持那把刀的人。若不是有着笃定的哲学信念及修养并受到上天的护佑,任何人都无法正确地运用那强大的权力。”

二十年后,面对经济危机中痛苦挣扎的国家和国民,朴槿惠尽释前嫌,重返政坛。在重返政坛后的竞选之路上,朴槿惠以顽强的毅力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从清晨出门,我的腰上就系着计步器,一直走到晚上。通常一天会走大约十万步,走了再走,不停走访选区内大大小小的地方。在竞选期间,我不知走坏了几双皮鞋,每晚总是双腿红肿地入睡,但我还是不知疼痛。”

以顽强的毅力、百般的诚意、毫不妥协的原则,朴槿惠在政治舞台上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赢得了国民和党内成员的信任和拥戴。出版这本书时是2007年,当时的朴槿惠还是大国家党的一员,她为国家付出的一切为日后当选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身为前总统的女儿,特定的出身和经历使朴槿惠的人生与韩国的国家命运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从韩国第一千金到退隐乡间的平民,再到一国总统,“她的人生就是一部最为真实的韩国近代史”。

Sort:  

它让人看到这样一个民族是多么的敢于面对曾经的那些不幸,敢于将自己经历过的伤疤公布于众,更好的了解历史,直视历史

我去哪一般都先跑到博物馆转转,在首尔的时候去看了韩国国家博物馆,当时的感想和你一样,一个民族的历史真的。。我可以用可怜来形容,我们国内随便一个省的博物馆就能赢它,但它就是有什么说什么,也能感受到正因为这样的“没什么可炫耀的”历史让这个民族更加珍惜自己的历史。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0
TRX 0.12
JST 0.027
BTC 64278.56
ETH 3504.01
USDT 1.00
SBD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