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谬误

in #cn6 years ago

对明显的谬误执意信仰之,大概没有比这更愚不可及的了。例如,世人本来生而平等,而他却坚持认为,对某个贵人就该下跪!无论你如何告诉他有站起来的权利,他就是长跪不起。要戳穿其他一些谬误,也会遇到类似的困难。因此,在当今这个文明时代,信仰谬误并不是什么特别罕见、特别不光彩的事情。

何谓谬误?

“地外文明存在”是谬误吗?“虫草由虫变成”是谬误吗?“牛奶致癌”是谬误吗?“虎妈出慧儿”是谬误吗?别以为这都是些很简单的问题,你不妨回答试试!

你可能受阻于一个更基本的问题:何谓谬误?“那不简单!荒谬错误之事也。”这等于什么也没说。既然是谬误居然还有人信仰,那就说明,被你看作谬误的东西,别人可能恰恰认为是真理。这不正好说明,“谬误”概念并不那么简单吗?

可见,并不那么容易定义“谬误”,但亦无妨试试。你看下面的定义何如:

已被主流学术界证明为完全错误的意见谓之谬误

你可能一眼就看出这个定义不行:怎么只能由学术界说了算呢?还有政府呢?公众呢?这就需要一个颇长的说明。

首先,要对“意见”作适当限定,否则将导致混乱。此处“意见”是指对一般事理的判断,它既不涉及特定人,也不包含具体建议、主张之类的东西。像“某某是能人”、“应当允许生二胎”一类的意见都应排除。这样,不妨说此处所指的意见纯属学术问题

其次,一个意见是否为谬误,肯定需要某个人、或某些人、或某个机构来裁定。裁定者必须是单一的,否则又由谁来裁定争议呢?理论上,学术界、政府、公众都可充当裁定者,但我认定学术界才是最合适的。

政府自有其职责在,未必有足够的力量与学识去研究与施政无关的问题;而且政府未必能信守中立原则。公众则缺少判断复杂事项的专业知识,也缺少形成统一结论的有效机制。

专家不仅有专业优势,而且通常是利益中立的。但专家同样可能意见纷纭,那就只能以主流意见为准。很有趣的是,相对于公众而言,专家只是少数;而在学术界内部,持主流意见者则是多数。可见,此处运用了如下原则:

在全社会,多数服从少数(公众服从专家);在学术界,少数服从多数

这不公平吧?也许有一点,但除此别无选择,况且全人类的经验表明,这个办法确实效果较好。

在涉及学术性的问题上,毕竟专家最有发言权。其次,专家们能有效地形成主流意见吗?没问题!学术界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机制,足以迅捷地交流信息、归纳意见。还有,多数专家就不犯错误吗?当然可能犯,但也只能由学术界自己来纠正;在没有发现或纠正之前,人们只能相信主流专家的意见。

这种机制当然有风险,但别无选择。记住:人类文明并不完美,任何办法都只有相对的合理性。你到哪里去找一个绝对可靠的办法呢?

对于定义中的“证明”,此处不作限定,既可以是逻辑证明,也可以是事实证明。应当相信,专家们自然会有成熟的标准。但要强调,在“错误”之前加上“完全”二字是必要的,因为“谬误”是高度负面的东西,不应留有可能正确的成分。至于在实际判定中,是否保证“完全错误”的判断无误,那是另一个问题,作为定义则不能留下争议的余地。

谬误是有时间性的,它涉及三个时间:首先提出的时间、首先被认定为谬误的时间、确认为谬误的当代。今天所称的谬误,完全依据当代人的意见,即当代学者的主流意见。

例如,“人类是5000年前由上帝创造的”,这首先由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提出,当时自然被视为真理,直到获得大量考古证据的近代,才被认定为谬误;这个结论也为当代人所确认。

从首先提出到首先被认定为谬误,其间的时间可称为谬误延续期。谬误延续期愈长,其扩散面愈广,它的影响就愈大。

其次,当代人的意见也管不了未来;今天认为是谬误的东西,或许会在未来某一天被证明并非谬误。这一点最使人懊丧:学术界这点自信都没有,未免太使人失望了。从历史上看,对谬误的定论遭颠覆的情况十分少见;但原则上不认可被颠覆的可能,就不合适了。例如,“直接从无生命物质中可以培育出生命体”,今天看来,确实是一个谬误。但谁能保证结论将永远如此呢?

谬误种种

谁都知道,今天的文明并不完善。要举出一些堪称谬误的事例来,当然没有困难。

我们的祖先信奉了几千年的“天圆地方说”,以及哥白尼之前一直被西方人信奉的“地心说”,人们早已知其为谬误。对这些谬误,今天人们已不再有兴趣。更值得关心的是那些出现较晚近的谬误。

19世纪有人提出了所谓“以太说”,即认为宇宙中充满了“以太”这种物质,它使得引力得以传递。但迄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以太确实存在。因此,至少在今天,“以太说”是一种谬误。

斯大林时代的李森科学派,坚持认为生物在环境作用下的“获得性”可以遗传。例如,你通过锻炼所获得的强健体魄,可以传给你的儿子。现代遗传学完全排除了这种可能性,这就使得在斯大林的保护下流行苏联几十年的李森科理论,终于被认定为谬误。

我们在教科书中读到,埃及法老依靠奴隶建造了金字塔,这一说法能够满足关于古代奴隶制的传统理论。但后来的考古发现表明,金字塔建造者是自由民,他们在金字塔四周留下的生活遗迹,显示出自由民的身份。因此,“金字塔由奴隶建造”就成了谬误。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至今都宣称,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然后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但四川三星堆的考古发掘使这一传统看法成为问题: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在年代久远、质量上都超过中原地区,它根本不可能是中原技术的复制品。这样一来,关于中国历史的“中原文化扩散说”,就成了谬误。

对于资本主义如何产生,我们至今仍无清晰概念。资本主义是文艺复兴促成的吗?但恰恰意大利的资本主义一直很落后;资本主义是海外探险的结果吗?但发现新大陆的西班牙在欧洲几乎是最落后的。

18世纪英格兰中部的一些小业主,既未见过大世面,也不是什么浪荡四海的大商人,就凭清教徒的那种勤俭、苦干,开创出最具生命力的资本主义。如果认可这一历史真相,那么其他看法中包含了多少谬误?

东西方都有许多禁忌,其中不少禁忌仍为许多人信守不渝。

例如,在中国民间习俗中,节日或每天清晨不宜提到病、死、鬼、坟、梦、蛇等等;旧历书中规定了一些不吉利的日子,在那些日子不宜出门、动土、建房、搬家、婚庆等等;死了丈夫的女人不宜参与任何喜庆活动,不得出入任何庄重的场所,等等。如果违背上述禁忌,本人或家人就可能遭灾蒙祸。今天,至少年轻人或者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已不信这些了,这些已被干脆认定为谬误。

不必再多说明,就已明白,世间谬误之多,已遍及任何领域、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说处处有谬误,亦不为过。因此,与其说世界充满真理,还不如说世界充满谬误。那么,在一个遍地是谬误的世界中,人们何以自处呢?

信仰谬误

如果你每时每刻都感到被谬误所包围,怎么会满意于自己的人生呢?

有两种办法应对谬误的包围。

其一是与谬误抗争,揭穿它,在世人面前痛斥谬误之违背真理、违背事实,极力指明谬误之无助于人生。你可能说服几个人,但你绝不可能说服所有人。你多半会被持相反意见的人的愤怒叫喊所淹没,甚至招致更大的不幸。抗争的选择十分高尚,但胜算太小,且惹祸多多,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付出这种牺牲。

其二是信仰谬误,这等于是将谬误当成真理。这样一来,被谬误所包围的那种压抑甚至恶感就消失了,你将与信仰谬误的人群和谐相处,也许有一个顺畅的人生。在这个意义上,信仰谬误的选择,其实并不坏。

但问题在于,信仰谬误多半不是选择的结果。这就进入到我们要讨论的主题了。

任何人——包括那些自称要拯救世界的人——都是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的产物。你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获得对世界的认知,当然也包括对那些可能是谬误的东西的认知。如果社会存在着信仰谬误的强劲潮流,而你又不具备独立判断的特别优势,那么,你就多半被潮流所裹挟,成为谬误的信仰者。这就达到关于信仰谬误的第一个基本结论:

大多数信仰谬误者,是社会潮流裹挟的结果

如果认可这一点,那么就同样要认可如下一些推论。

首先,一般来说,信仰谬误既不是自觉追求的结果,也不是努力学习获得的认知。信仰谬误者将谬误视为真理,仅仅是其经历、环境与氛围让他觉得理应如此,他从未作过什么深思熟虑的思考。

例如,今天大多数人都知道,“红色血统比其他血统更高贵”,完全是无稽之谈,是不折不扣的谬误。但在文革年代,大多数人就是信仰这种谬误,即使那些所谓黑五类也不例外。那时,你不可能不是这样。你的家人、老师、邻里、朋友、媒体全都这样认为,而且不断将同一个声音千百遍地灌到你的耳朵里,如果你还是不以为然,那么,或许是你有超人的领悟力,或许是你疯了。

其次,既然在潮流的裹挟之下,人们很难不堕入信仰谬误的境地,那么,信仰谬误就不是什么稀罕事,实际上是一种常态。给国人带来最深重灾难的,莫过于“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这一谬误了。你不妨回忆一下,在“阶级斗争年代”,有谁不信仰这一谬误呢?你每天必念的语录中就有这一条,恐怕即使在睡梦中也背得出来。

一件事一旦成了常态,就成为主导社会的文化。既然信仰谬误成了常态,那么,就有了一种谬误文化,在这种情况下,说举世皆谬亦不为过。

信仰谬误当然不算什么智慧,但未必就一定是愚昧无知。在“举世皆谬”的情况下,要做到“我独醒”,那已经远远离开对常人智力的要求了。

曾国藩好歹还算个人物,没有人敢将他归入愚人之列;但对于“忠君是人生第一要务”这种谬误,却信仰至深。当那个冒失的湘潭人王闿运,竟公然撩拨他举反清大旗时,其颤栗之状颇为可笑。一个在《四书五经》中泡了一辈子的人,能不这样吗?

信仰谬误也算不上什么德行,但未必就一定是一个道德污点。那个宁愿沉湖也不愿苟活的王国维,虽然不是什么圣人,但毕竟是一个受到广泛尊敬的贤者。他就是坚持认为,“不能背叛废帝”。一个20世纪的大学者,居然对这类谬误笃信至极,也够令现代人惊骇的了。在王国维看来,忠于那些他终生信守不渝的信条,不仅不丑陋,实际上他一定体验到了一种崇高感,一种到达至高道德境界的愉悦,一种诗意般的甜美。否则,他就不致有勇气在昆明湖纵身一跳了。

对于信仰谬误的辩护,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我终究不愿为信仰谬误唱赞歌。如果这个世界毫无例外地都信仰谬误,那么人类就不再有希望了。“举世皆谬我独醒”,幸而有那些“独醒”之人,人类才有希望告别谬误,不时往前走一小步。

处当今之世,一个有志趣、有追求的人,最高境界绝不应是被潮流所裹挟,而应当真正把你的脑袋用起来,随时去作出独立的判断与选择;这并非关乎功名,而是关乎尊严。

Sort:  

你那里天气如何?来 @steemgg 玩游戏吧,决战到天亮如果不想再收到我的留言,请回复“取消”。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8
TRX 0.11
JST 0.030
BTC 67640.82
ETH 3784.93
USDT 1.00
SBD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