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虚与实

in #cn6 years ago

最经常听到的抱怨大概是:人们失去信仰了!当最激烈的愤世嫉俗者,将种种社会弊病都归因于信仰缺失时,似乎无从反对。但是,人们是否想清楚了:你真的没有信仰了吗?你所失去的是哪些信仰?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信仰?这些都不是很简单的问题。

何谓信仰?

如果你问一个西方人:“你信仰什么?”听到的回答多半简捷而明确:“我信仰基督教(或者天主教)。”如果你问一个中国人同一个问题,那么反应很可能是,支支吾吾半天之后,答以“说不清楚”。

中国人真的没信仰吗?其实也未必,只是平常未曾介意罢了。这也说明,大多数中国人确实没有一个核心的、须臾不忘的信仰。

或许,还有一个更基本的问题,我们根本就没想过,这就是:何谓信仰?此问题未必好回答。我们是一个非常实际的民族,没有思考这类思辩问题的习惯。

信仰是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其内涵不可能用一句话说清楚。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定义,不妨勉为其难地表述如下:

认定某物具有作为精神依托的价值,而说不出明确理由,谓之信仰某物

此定义中有三个关键词:某物;精神依托;认定。三者分别指出信仰的对象、信仰的理由、信仰的确定,它们的含义需要一些解释。

信仰的对象 即定义中的“某物”,它可以包括各种各样的事物。

可以是某种理论或者学说,例如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进化论等等;也可以是某种宗教,例如信仰摩门教、信仰禅宗、信仰五斗米道等等;还可以是某个偶像化的人物,例如信仰孔夫子、信仰拿破仑、信仰上帝(上帝是人物吗)等等;或者是某种物质力量,例如信仰华尔街、信仰新技术、信仰核军备等等;或者是某种精神力量,例如信仰孔孟之道、信仰仁义道德、信仰自由平等、信仰文明价值等等;也可以是某个组织机构,例如信仰国家、信仰联合国、信仰共济会等等。

如此五花八门的信仰对象,总不至于一个也看不中吧?说人们完全没有信仰,看来就没道理了。

信仰的理由 依定义,就是指信仰对象“具有作为精神依托的价值”。从字面上看,这个理由冠冕堂皇,但实际上是很难说清楚的。

首先,什么是“精神依托”就很难界定。至少,信仰对象在其心中应占据头等重要的位置,支配其人生选择与行为取向。例如,信仰华尔街,就意味着在你心中金钱至上,倾向于选择金融类职业,热衷于对各种金融产品的投资,等等。信仰对象何以能作为精神依托,不需要明确的理由,当然也不是说完全说不出理由。

其次,信仰对象具有“精神依托的价值”,既难界定也难判断,这些都存在含糊之处。

此外,也须注意到,对价值没有什么特别限定,并没有规定什么“崇高价值”之类。从根本上说,此处对“精神依托价值”持中性取向,即不加褒贬之意,这意味着无关乎信仰是否崇高、是否为他人所乐见。

还要澄清一个可能的误解:信仰对象除了“精神依托价值”之外,还有社会主流意见认定的其他价值,这两种价值是不同的:前者属于个人,后者属于社会。

不妨将后一价值界定为信仰的价值,它是一种社会评价;该价值愈高,信仰就愈高尚,愈值得社会肯定。在世人眼中,对不同信仰的评价可能相差悬殊。信仰平等主义,大概少有人反对;信仰斯大林主义,就只有一部分人欣赏;信仰华尔街,恐怕叫好的不多。另一方面,不管社会评价如何,在当事人看来,信仰总是崇高的,至少是最值得的;否则,哪还谈得上信仰?

信仰的确定 指的就是认定“信仰对象具有精神依托价值”。“认定”是信仰者本人的事,无关乎他人的判断。认定不需要明确的理由,多半不存在什么明确理由。因此,认定不是论证,信仰无需论证。

说“信仰三个代表”,你论证过“三个代表”值得信仰吗?“认定”的途径与过程十分多样,不必遵循任何固定模式。可以是自动接受家庭、家族甚至某个群体的信仰,例如大多数宗教信仰都是如此。可能是某个重大事件的触发,例如,杨度在扶助袁世凯称帝失败后转而信仰共产主义;很多巴基斯坦裔英国人,在遭受某些人生挫折之后,转而信仰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教。也可能是一生追求的某种归宿,例如,托尔斯泰晚年选择信仰人道主义;谢韬晚年选择信仰民主社会主义,等等。至于那些出于功利动机的信仰,并非真正的信仰,没有任何意义上的价值,就不在讨论之列。例如,周永康辈的信仰共产主义,释永信的信仰佛教等等,也算是信仰?

信仰之虚

已经指出,在多不胜数的可能选择中,每个人都不难选择某个信仰。因此,说“人们什么都不信仰”是说不通的。什么都不信仰,那么你就是信仰“无信仰主义”了,这不也是一种信仰吗?那么,又因何会有“失去信仰”一说呢?这可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啊。

还得从信仰自由谈起。几乎所有国家的宪法都有尊重信仰自由的条文。西方人通常将其理解为宗教信仰自由;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理解大体不错。但在原则上,应理解为任何信仰的自由。

因为信仰是个人的心理倾向,本质上是不受外界干预的。在这个意义上,信仰自由自动实现了,无需求助于宪法保护。但一旦将自己的信仰公之于众,就可能面对强烈反应。你在IS土地上宣布信仰基督教试试看!

可见,信仰自由实际上是指“公开信仰的自由”。在没有信仰自由的地方,实际上也没有“不信仰的自由”。在伊朗,宣布“不信仰伊斯兰教”恐怕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在任何威权体制下,都会确立某些国家信仰,对这些信仰所能给予的“不信仰自由”非常有限,甚至完全没有。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中的大多数,实际上(而不是公开地)放弃了“国家信仰”,那么,在权力者看来,人们就是“失去信仰了”。所谓“信仰之虚”,指的就是丧失国家信仰。至少从门面上看,这确实是很严重的事情。

还应指出,大多数人在信仰问题上是随潮流而走的,谈不上什么独立选择的需要;而且,大多数人的信仰意识非常淡薄,说不清楚自己信仰什么、不信仰什么。

因此,谈及“丧失信仰”的问题,对这个“淡漠的大多数”并无多大意义。真正值得关注的只是,社会精英或可能成为精英的那部分人的信仰状况;更简单点说,关键在于中产阶级的信仰状况。

我们的国家信仰最主要的是: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共产主义 今天有多少人仍然虔诚地信仰共产主义,那些在党旗下宣过誓的人心里最清楚。

前苏联党魁勃列日涅夫曾私下说过:“共产主义不过是骗骗那些无知民众的谎言。”勃列日涅夫还信仰共产主义吗?贪腐高官们将成车的钞票搬回家去,他们还信仰共产主义吗?独独要求在共产主义体制下受益最少的老百姓信仰共产主义,实在是一种反讽。

其实,人们不信仰共产主义,对现实政治未必有多大影响。邓小平或许是真正透彻的人,在他看来,谈什么“姓社姓资”并无意义,能让老百姓满意就功德无量。

爱国主义 与共产主义不同,在今天,爱国主义完全是另一种遭遇:爱国主义正大行其道,只要看看在2012年“9.15反日大游行”中,有多少人自发上街、有多少人发狠劲砸日系车就清楚了。

与共产主义这种外来意识形态不同,爱国主义是完全本土的,它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更为强大的力量。如果说人们“已不再信仰爱国主义”,那是完全不真实的。今天的问题恰恰相反:盲目的、过头的爱国主义正在给国家带来麻烦。

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主流舆论从来没有说清楚过。

如果是指自发的团队精神,我们自古以来就缺少这个,根本不是今天丧失了的问题;如果是指服从集中指令参与集体行动,这不是什么集体主义,还不如说是顺从,我们不缺的就是这个,与毛时代相比或许差了些,但还不至于让人惊慌;如果是指对同胞行善,尤其是对陌生的同胞行善,那么这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不是有雷锋吗——这恰好说明行善传统的缺失;否则,雷锋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不管如何理解集体主义,抱怨人们不再信仰集体主义,都没有什么意义,完全无助于改善当前的世风民俗。

综上所述,能够说我们的信仰很虚吗?有点虚,但并非完全是。不过,无论虚与不虚,都不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所称丢失的那些信仰,对于一个文明的健康发展来说,并不是最主要的,甚至不是必需的。

我们缺少很多更重要的信仰,例如对自由、平等、人道、良知、非暴力的信仰,这才是真正的信仰之虚,但主流舆论对此并不在意。在这种情况下谈信仰之虚,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信仰之实

让忧虑失去信仰的人,见识一下我们还在信仰些什么,可能更有意义。实际上,我们不仅有信仰,而且还信仰多多。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信仰实实在在并不为过,这就是所谓信仰之实。至于这些信仰是否有价值,那当然另当别论。

有三类常见的信仰,即传统信仰、外来信仰、本能信仰。

传统信仰 说我们没信仰的人大概没想到,这首先就得罪了我们的祖宗,祖先们有一系列传统信仰,其中不少为我们所继承,只是通常人们未加注意罢了。

这些信仰包括:信仰祖先崇拜、信仰世系承接、信仰宗族凝聚、信仰人伦大义、信仰明哲保身、信仰知足常乐等等。不能说这些信仰全被保存,但说相当程度上保存下来了,应无大错。

也不能说这些信仰的价值很高,例如你很可能对信仰明哲保身不以为然。但不能不承认,所有这些信仰都有合理的成分;它们固然不像一些时兴高调那样光彩夺目,但颇切合人们的实际生活。

还有一些传统信仰,例如信仰儒家道统、信仰纲常伦理、信仰仁义礼智信、信仰修齐治平、信仰天地君亲师、信仰天人合一、信仰宋明理学等等,则都是一些被历代儒者抬到高耸入云的宏大信仰,即使在古代,也将我们的祖先压得喘不过气来,现代人哪有能耐将其继承下来?即使继承下来,也不免与国家信仰发生严重冲突而被冷藏。不过,说完全没有继承恐怕也未必,这一层就不细究了。

外来信仰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等就是外来信仰。此处只关注那些未进入国家信仰的外来信仰。这可是一个庞杂无比的信仰群,根本没法完全列举出来,即使略举一部分,也会让少见多怪的人惊骇莫名。

例如,涉及理论的有:信仰实证主义、信仰存在主义、信仰实用主义、信仰凯恩斯主义、信仰人类同源说等等;涉及社会潮流的有:信仰女权主义、信仰独身主义、信仰群交主义、信仰人兽平等、信仰人权至上、信仰环保至上等等;涉及艺术流派的有:信仰浪漫主义、信仰魔幻现实主义、信仰象征主义等等;涉及宗教的有:信仰世界末日派、信仰理性宗教派、信仰转世轮回派等等。

这许多东西,杂七杂八、千奇百怪,在传统人士看来,真有如洪水猛兽、群魔乱舞。实在不该将闸门打开,将这些东西放进来啊。

幸好,每种外来信仰在中国的市场都很小,即使是妖魔鬼怪也不足为患。况且,也不能说所有外来信仰都毫无价值。一个眼巴巴望着世界头把交椅的大国,如果没有一点接纳外来信仰的雅量,如何去担当全球重任呢?

本能信仰 这是指那些基于人性、不太依赖于时代、地区与种族的信仰,例如,信仰利己主义、信仰利他主义、信仰享乐主义、信仰弃世主义等等。

这些信仰所依据的观念虽然普遍存在,但只有达到极端的程度才成为一种信仰。像我们这样素来崇尚中庸的民族,走极端的人毕竟不多。因此这一类信仰没有什么影响力,至少不构成重大威胁。

现在你已经清楚,不论我们失去的信仰多,还是手中依然持有的或者来自外界的信仰多。至少,“人们都没信仰了”一说,根本不能成立!

你大概也清楚了,担心人们没信仰的愤世嫉俗之士,真正忧虑的不是人们没信仰,而是人们没有恰好由主旋律所指定的那些信仰。如果那些信仰确实关乎万民的生死祸福,我们不妨为失去它们而为之一恸!如果并不是这样,甚至还为那些信仰付出过惨痛代价,那么不妨说:伟大的信仰,再见了吧!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19
TRX 0.14
JST 0.030
BTC 59479.71
ETH 3174.48
USDT 1.00
SBD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