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农夫|月旦评

in #cn6 years ago

无论古今中外的上等人,对农夫投以怎样鄙夷的目光,人类生活中最悖天理的这一幕,幸而即将谢去了:人类将很快进入一个无农夫的时代。对此,置身于一个至少拥有一半农业人口的国度中,似乎完全无法想象。但在着意观察人类的过去与未来的人看来,这一前景几乎无法置疑。

消逝中的“物种”

在身居闹市、只知五谷来自超市的城里人看来,农夫简直是体面人之外的另一个物种,对其陌生的程度,甚至超过万里之外的异邦人。城乡之间的隔膜,并非只在地域上,更在心理上与情感上。将乡里人当作愚昧落后的代名词,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了。

乡里人的真正困境,与其说是受鄙视,不如说是被忽视。

首先,人们几乎没有认真想过,在人类文明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农夫构成人类的大多数。忽视人类中的大多数,似乎算不了最荒唐的事情。

想必你会说,这不过是中国特殊国情误导下的一种景观罢了。非也!不错,“中国有80%以上的农民”,在现代史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国人大概不会想到的是,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曾经也是如此,甚至过之无不及。

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人类这个“物种”,其文明历史就是从直接生产食物开始的。在落后的技术条件下,人类不能不依赖占人口大多数的农夫的供养为生;就在不久之前,世界各国莫不如此。

直至18世纪,在工业革命之摇篮的英国,还有90%的农业人口。如果不是这样,你读到的《呼啸山庄》或许就完全是另一个样了。

欧洲大陆甚至更在90%之上,法国就曾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95%!

至于今天雄踞发达国家之首的美国,你应当知道,当年那些筚路蓝缕开辟北美的殖民者,几乎全是农夫!你必定听说过,美国的开国元首华盛顿至死都是农夫;就在去世的前几天,他还在兴致勃勃地察看自己的庄稼地。

那时的美国,无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乡村。希望对此有更确切认知的人,不妨从《红字》、《乱世佳人》这类作品中去获取直观印象。

然而,这些都是昨天的景象了。

今天,没有哪个国家——除非完全与世隔绝——的农业人口不在急剧下降,主要工业国家更是下降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今天农夫所占比重已经下降到了4%,而美国则仅占2%。OECD之外的世界,当然还不致如此,但其变化亦不容小看。农夫所占的比例,土耳其从1960年代的3/4下降到了1/3,印度尼西亚从67%下降到了44%,菲律宾从53%下降到37%,泰国从82%下降到46%。即便是最不被看好的巴基斯坦,也到了50%以下。

就是举世公认的农业大国中国,也没有置身于这一强劲潮流之外:农业人口从1950年的85%下降到了现在的60%以下。

就在并不遥远的1960年代,超过半数农业人口的国家,欧洲还有5个,亚洲18个,美洲11个,此外还有今天已进入发达社会的韩国以及台湾地区。这些地区的大多数,今天已看不到半数人务农的那种田园景象。

当然,这个世界仍然保存了一些传统农业社会的顽固堡垒,只是它们已退縮到少人涉足的世界角落:黑非洲及亚洲的某些极不发达地区,例如朝鲜、缅甸、孟加拉等。

今天的世界图景已如此今非昔比,且不说英国作家勃朗特姐妹时代的人无法想象,就是现代人在不经意的一瞥之下,也不免触目惊心。

我在游历欧洲时,曾刻意留心欧洲的农村,尤其想一睹现代欧洲农民的风采。但纵横千里之地,尽管遍地庄稼,却就是不见农夫踪影。真的,想象中劳作于田间的农夫,我一个也没有看到过。

何以至此,我至今也没有想明白,难道那绿色地毯般的庄稼都是城里人种下的?当然,我还不至于真的怀疑,欧洲依然有农夫在;但其少之又少,且其工作模式完全不同于往昔,则是绝无疑问的。

况且,今天硕果仅存的那一点点农夫,也绝非昔比了。至少在欧美各地,当农夫已不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职业。如果你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不具备涉及生物学、农学、电子学等等的广博知识与技能,就别想下地种田了,趁早去城里找一份简单得多的营生吧。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偶尔听说,丹麦农民不能将其田产传给没有农学文凭的儿子,惊奇得收不回伸出的舌头。30年之后,今天对此应当不再有任何疑问了。

不妨说,今天的欧美农夫,是从业者中的最优秀的一部分,他们与其前一个世纪的先辈,在知识、技能、追求、风尚上几乎毫无共同之处;而与任何当代体面职业人则没有什么根本区别。

对此,你如果仍然心存疑问,那么不妨看一个举世皆知的现代农夫,他就是美国前总统卡特。不要以为卡特仅仅是出身农家而已,他本人就是地地道道的农夫——佐治亚州的一个农场主,1980年卸任总统之后,就回他的农场种花生去了。

当然,非中国农夫容易想象得到的,卡特和其他美国农夫一样,有大量的“农闲”时间,他依然可以写作与从事社会活动。与别人不同的是,卡特对于木工情有独钟,许多时间都用来义务帮助邻居修理房屋家具了。

考虑到以上两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内涵上,今天的农夫已非昔比了。极而言之,难道不可以说,作为一个群体或者“物种”的农夫,已经消逝了吗?你会说,欧美之外的不发达地区还早着呢。不能否定这种差距。但考虑到在全球范围内农业人口急剧减少的趋势,考虑到即使在第三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在加速,说农夫这个“物种”正在消逝中,是肯定无疑的。而这就意味着:

明天的地球,将是一个无农夫的世界!

喜乎悲乎?

我说农夫已经或正在消逝,只是指出了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并未附加任何价值判断。如果涉及善恶得失,或许人们分歧就大了,不免引出一番琐碎议论。

问题简单说来便是:一个没有或者少有农夫的世界,谁会欢呼?谁会哭泣?

欢呼者中,首先就有那些将高楼大厦看得高于一切的人,这些人可定义为现代化拜物教徒,他们对于与粗鄙祖先联系起来的一切,都希望弃于一旦。

现代化的最光鲜的体现无疑是城市化,这正是当下朝野都热挺的事情。从城市化的目标看来,再没有比农夫消逝更好的事情了:一个没有农夫的世界,岂止是迈向城市化,世上就只剩下城市而再无其他了。因此,城市化的倡导者必定热烈欢呼农夫的减少;任何加速农夫群体縮减的举措,都是城市化进程的福音。

或许更有趣的问题是,谁在为农夫的消逝而哭泣呢?

整整一个人类群体,而且是长期主导人类生活的群体,默然退出历史舞台,竟然被当作值得庆贺的喜事,似乎匪夷所思。联想到仅仅在一代人之前,还将千千万万个壮志满怀的学子赶往乡下,说那里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更使人不胜唏嘘。

世道变化之大,岂在常人的意料之中!我不知道,今天还有多少人仍然执意要在“广阔天地”中扎根一辈子。如果有人如此,他能认可与赞赏农夫渐趋消失这种历史进程吗?因此,在为农夫消逝而哭泣的人中,首先就有曾经且坚持扎根于农村的人。

我不知道是否还有这种人在,但可以肯定,有人仍然坚持要求别人去农村扎根,他们不可能乐见一个无农夫的世界。

伟大领袖几乎不隐晦自己对于城市的疑虑与厌恶,是否真的设想过下放城市人口来逐步弱化城市,则不得而知。人们知道的只是,他对其得意门生波尔布特说过:你干了我们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波尔布特确实干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将首都金边整整两百万城市人口赶到了农村!可惜,这一增加农夫的举措并不成功,因为这些城里人受不了波尔布特的暴虐,大多死于非命了。

此外,为农夫消逝而哭泣的人,也包括那些对未来具有乌托邦情结的人,他们是已不存在的人民公社的精神继承者。经历过大跃进癫狂的人,都还记得那个时代的传道真言: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谁又不想去共产主义天堂坐享荣华呢,但为此就得经由人民公社,那里无论被描绘成什么花花世界,但总归是乡村啊,能够没有农夫吗?

可见,一个没有农夫的世界,与人民公社的理想,绝对水火不相容。无论理论家们对人民公社作了多少文明包装,其最高境界终究不过是一种农民理想,是推行“五斗米道”的张道陵的奇异幻想的现代版。

理想中的天堂,实际上不过是一个村落社会,是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家长制下的宗法社会的理想化,它的权威表达,在大跃进年代已由人民公社的理论家们阐释得淋漓尽致了。文人们编织的理想本来就是镜花水月,他们自己都未必相信,却实实在在地造就了一批信徒,这就是那些深怀乌托邦情结的原教旨主义者。

面对今天或明天的无农夫的世界,原教旨主义者们能不痛心疾首吗?

最后,为农夫消逝而哭泣者,还有那些挚爱乡村环境的传统主义者,他们是陶渊明的现代传人。“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这种诗情画意,在闹市中何处可寻?

你会说,即使农夫已逝,岂不山河犹在?但一个不见农夫的乡村,有何菊可采、何篱可依?在那里你将再也看不到小桥流水人家,看不到路边农舍,看不到古代文人与现代乡土文学作家所珍视的一切。能不为此而怅然若失吗?

最后的农夫

让上述所有哭泣者尚可宽慰的是,今天毕竟还有农夫在,尤其是在第一号农业大国中国。

那么,尚在的农夫在想什么呢?他们是最后一代农夫吗?

理智的看法是,他们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代农夫。让中国农村达到美国那种发达程度,还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或许需要整整一个世纪。

然而,这一层考虑并不在今天中国农夫的关注之内。现代化的诱惑是如此强烈,几乎没有什么人心甘情愿坚守乡下那一亩三分地了。即使不得已留在乡下,也认定自己就是最后一代农夫,不会让其子女继续做农夫了。

情况真是这样吗?你就到今日乡村中去走走看吧。也不必盲目相信别人告诉你,说什么今日农村田园荒芜,万户萧疏。如果是那样,你也不可能还每天将鱼米果蔬端上餐桌了。农夫们至少暂时还在坚守着,仅此,我们就应感恩不尽!但没有人能够劝阻他们——自己或子弟——尽快离开乡村,进入城市。

干嘛不呢,乡村的生存状况能留住人吗?

谁都知道,作为中国最大的一个群体,农民被称为弱势群体。这自然是指,在当今中国所提供的那个蛋糕中,农民所得的那份最小,而受到的脸色则最差。

很少有人去想的是,恰恰是这个群体为中华文明——更准确地说是为稳定历代统治——作出了最大的贡献。全赖农夫的辛劳,让天下人有无日可少的盘中餐,这是尽人皆知的老生常谈,且不去说。

最被人忽略的一点是,正是农夫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将好几位皇帝推上龙椅,其中就包括刘邦、刘秀、朱元璋及其现代传人。且不说这件事情是好是坏——将朱元璋推上龙椅就绝对不是好事——,坐上龙椅的人总不该忘了农夫们吧?至少,不应构想出某个“城乡二元化”的高超理论来刻意贬抑农夫吧?

结果只能是,每个农夫都会竭力逃离农村,至少让其子弟外出谋生,如早已流行的俗语,这叫做“跳龙门”。如果经一代人的努力终于梦想成真,那么其父辈就真的成了最后一代农夫。当然,好运未必降临于每个人,在很大的程度上,农夫仍将是子承父业的职业。

可见,说到“最后的农夫”,未必限于一代人。

乘末班车者不免给人以倒运的印象,其生存状况肯定无人羡慕。如果毕竟有点好消息,那就是今日农夫并不乏交好运的机会,而这正是“最后的农夫”们希望之所在。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能够鼓捣出某些新门路的“活农民”逐渐多起来,他们组成农村中的企业家群体。无论在财富与地位上,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提升到这样的程度,再也不必在意,依常规途径从社会所得的微小了。

或许,正是因为成功农夫的示范效应,使农夫这一职业不再那么灰暗了,这就不免使一些不安于现状的人冒险一试,其中不乏某些想换换环境的城里人。弄出较大动静、以致引起媒体注意者,也大有人在,像陈佩斯、褚时健这类名满天下的新农夫,其知名度究竟是基于他们的旧名气,还是有赖于他们在荒山野岭中开辟果园的艰苦创业,那就只能见仁见智了。

今天,成功的农夫——无论他们是土生土长还是外来能人——或许并不多,但正是他们代表了农夫的未来。既然不成功的农夫迟早会选择离开土地,留下来的人总会多一点能耐,而这就使农夫队伍的整体质量趋于上升。

如果这种推理能够成立,那么最终结果只能是,最后的农夫将为数甚少,个体能力不低,经营灵活,绩效不俗。一旦达到这种程度,他们就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下的农夫了。

可见,最后的农夫,实际上已不再是农夫。于是,“世上无农夫”,成为真正的现实。

mmexport1532333846528.jpg

Sort:  

你那里天气如何?什么?你还没参加 齐白石杯绘画大赛 吗?地球人都知道,对绘画感兴趣的朋友快快行动起来哟!奖金丰厚😊如果不想再收到我的留言,请回复“取消”。

Congratulations @ancient-light! You have completed the following achievement on Steemit and have been rewarded with new badge(s) :

Award for the number of posts published
Award for the number of upvotes received

Click on the badge to view your Board of Honor.
If you no longer want to receive notifications, reply to this comment with the word STOP

To support your work, I also upvoted your post!

Do you like SteemitBoard's project? Then Vote for its witness and get one more award!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16
TRX 0.16
JST 0.030
BTC 59203.63
ETH 2522.75
USDT 1.00
SBD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