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有常,业无变

in HuaRen.News4 years ago

我国古代对于“孝”的定义和标准有很多,但能够时常陪伴在父母身边、侍奉父母这一条一定是衡量孝的首要原则之一。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为了陪伴在父母身边而放弃远方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的孝子。“父母在,不远游”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父母希望子女常伴身边的朴素愿望。

《弟子规》也提倡:“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出门一定要告知父母,归家一定要禀报父母。居住的地方要安定下来,工作的地方不要经常变动。

《弟子规》提出,“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是《弟子规》提出的又一日常生活中为人子女者需要注意的生活细节。“出必告,反必面”,虽然看起来烦琐,但其实这样的要求只是为了让父母随时了解自己的行踪,让父母安心。而“居有常,业无变”,则是号召为人子女者要时常陪伴在父母身边,工作、居住的地方不要离父母太远。因为儿女居无定所、四处漂泊会让父母牵挂担心。

《论语·里仁》中说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说若家中有父母,那儿女一定不能去远方,即使迫不得已一定要去远方,那也一定要有不得不去的理由并且要将这个理由解释给父母听,以期获得父母的理解。“父母在,不远游”是古代人对子女朴素的要求和期盼,因为在交通和通讯非常不发达的古代,如果儿女远游那可能三年五载都很难联络和有消息。古代远距离沟通只能通过书信实现,而书信往往要经过一层层的驿站来传达,耗费时间不说,私人信件有时甚至会因为不完善的通信制度在传递过程中被遗失。因此,那时的远游就代表着相隔天涯海角。而家中父母一般都年事已高、身患病痛,甚至可能会突然遭逢不测,如果没有儿女在身边,父母会非常无助又可怜的。

所以,儒家思想倡导父母健在,儿女不远游,即便不得不远游,也一定要及时告知父母,随时汇报行踪,免得父母牵挂,这是很有道理的。

传说中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包拯,年少时就颇有孝名。据说包拯28岁就高中进士,当时被安排在大理寺工作,后来皇帝让包拯到江西任知县。按照那时的传统,官员到外地做官,官员的父母一般都会跟随着一同赴任。但包拯的父母年事已高,再加上故土难离,他们不愿意远离家乡随包拯到江西去。所以,包拯那时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单独去江西赴任为官,二是留在父母身边,放弃这次做官的机会。

当时的包拯选择了后者,他放弃了这次做官的机会,选择留在父母身边陪伴他们。很多年以后,包拯的父母相继过世,包拯在无数乡邻的劝说之下,才重新入仕为官。

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身份有些特别,但不能否认的是他同样是一个因为父母健在而不敢远游的孝子。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史记》的“刺客列传”当中。据说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聂政的人,因为杀了人就带着自己的母亲与姐姐远逃到了现在的河南济源市避祸。为了维持生计,他在市集做屠夫,以杀狗卖狗肉为生。

大臣严遂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偶然间听说了他的仗义名声,于是,他带着百两黄金找上门来。严遂将黄金奉上,说是要给聂政的母亲贺寿。聂政见到严遂丰厚的贺礼后大为吃惊,连忙推辞拒绝。严遂坚决让他收下,并跟他说自己与当时的国相韩傀结了仇,听说了聂政是个仗义之人后,希望与他结交,并请求聂政帮自己刺杀韩傀。

聂政说:“我之所以甘愿在市井里生活,就是因为我要奉养我的母亲,如今我的母亲还健在,我不敢轻易冒险,怕丢掉自己的性命后母亲无人奉养。”他最终没收黄金,严遂也没有因此而生气,依旧礼数周全地告别离去了。

后来,聂政的母亲过世了,聂政守孝三年后,想起了严遂对自己的信任与重托,他决定去刺杀韩傀以报严遂的知遇之恩,最后他虽然成功刺杀了韩傀,但自己也最终丧命了。

可见,不论是官员还是刺客,他们都坚守着“父母在,不远游”这一原则,这其实正是“孝”在不同阶层的体现,同时也充分说明了不同阶层对于“孝”的一致认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仅在心理上认同“父母在,不远游”,还在实际行动上积极地去做好这一要求,用一个子女的切实行动向自己的父母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本帖 steem 首发

居有常,业无变

最近新帖

  1. 特朗普取经英剧《是!首相》发动外交战
  2. 控疾控中心能取代中国在特朗普心中的地位吗?
  3. 北京5天106例新冠确诊病例,部分省际客运线路已停运
  4. 新人报道,请多关照
Sort:  

This post was resteemed by @steemvote and received a 25.13% Upvote. Send 0.5 SBD or STEEM to @steemvote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2
TRX 0.20
JST 0.034
BTC 98787.54
ETH 3368.34
USDT 1.00
SBD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