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这两点,才真正理解了检视阅读的精髓steemCreated with Sketch.

in #cn7 years ago

检视阅读.png

0 检视阅读给我带来了什么

不去掌握方法,你努力的天花板,可能永远是别人的脚底板 一文中,我提到了,之所以要研究读书方法,是因为我不会读书,而又想要有所突破。当时粗浅的阅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结合当时听得读书课程,初步确立了读书的四个阶段: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与主题阅读。最近这段时间使用检视阅读的方法读过一些书,但是似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带着遇到的问题重新阅读了这本书的第四章。

我遇到的问题

  1. 检视阅读完一本书就可以认为自己真的读完并消化了这本书吗?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我陷入了为了阅读而阅读,为了检视而检视的坑,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又为了获得什么,似乎已经抛在脑后了。

  2. 检视阅读真的可以提高读书的速度吗?自从使用了检视阅读的方法,读书的速度“确实”快了不少,可是大多时候,纵然“阅读”完了,但仍旧不太明白或者理解作者在说什么。

1 作者所说的检视阅读到底是什么?

在作者看来,检视阅读是基础阅读的进阶,又是分析阅读的基础阶段,可以分为两种:有系统的略读或者粗读、粗浅的阅读。

这两种可以说是检视阅读的两种方法,也可以理解为检视阅读的两个步骤,总之是递进的关系。从技能练习的角度来说,对于初学者而言,最好将两者区分对待,从两个方面进行刻意练习,而对于有经验的阅读者来说,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

再说的明白一点:如果你以前没有用过检视阅读,在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后,想要尝试并掌握检视阅读的方法,每练习一次最好读两遍,第一遍使用有系统的略读或者粗读,第二遍使用粗浅的阅读。而对于已经掌握检视阅读的读者来说,可以在一遍中同时做完这两个步骤中所要注意的事情。

有系统的粗读或者略读
(1)先看书名,然后如果有序言就先看序言。
(2)研究目录页。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4)最好不要放过外封皮上对于出版者的介绍。
(5)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读太多。

粗浅的阅读
规则很简单: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得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者思索。对于粗浅的阅读,一定要牢记一个要点:只关注你能理解的部分,没办法立即了解的马上略过,集中精神到你能看懂的地方,直至将全书读完

3 谈谈检视阅读的目的

说到检视阅读的目的,肯定避不开读书的目的;检视阅读就是为了真正读书做铺垫。

一方面,很多时候,我们拿到一本书后,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也不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读,但总以为只要获取了书中的资讯及观点,就会对自己有帮助。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检视阅读,花比较少的时间确定这本书值不值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另一方面,检视阅读还是分析阅读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分析阅读的前奏,是读者想要了解全书内容的第一个必要的步骤。

4 理解的能力与阅读的速度

掌握了作者所说的检视阅读的两种方法后,还必须深入理解“理解力”与“阅读速度”这两个方面,将其运用到具体操作中,或者说用来指导具体实践,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检视阅读。

前面谈到,我的困惑之一是,虽然读的快了,但明白的速度跟不上,其实这就是个理解力与阅读速度是否匹配的问题。

无论是用哪种方法进行检视阅读,我们投入的时间都会是有限的,而且要尽量少,所以提高速度不可避免。那么我们真的要一味地追求速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我看来,检视阅读的第一种方法,就是可以用来判断我们手中的到底是一种什么读物,是简单需要用极快的速度过一遍就行,还是很难需要用很慢的速度来读从而增加理解。这是技术问题,更是经验问题。当你检视阅读的书够多,自然很快就能判断出书的难易,从而决定阅读速度,但当你没有足够多的经验时,又只能通过书中的方法不断摸索。

对于阅读速度而言,我们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对于提升理解力而言,一方面可以是当地放慢速度,一方面可以尝试一下书中提到的“三指移动”指引阅读法。

最后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个方面的提升,都需要你去不断的练习(判断速度与提升理解力)


欢迎Follow, Upvote, Reply, Resteem (repost)激励我创作更多更好的内容。
@keepup

2017-10-12

Sort:  

Thanks to provide Great New and Useful Information

连续写了三篇啦对我来说,阅读速度快,理解力就降低了

每天能看到自己的收益就有动力写下去,是不是太俗了

Congratulations @keepup! You have completed some achievement on Steemit and have been rewarded with new badge(s) :

Award for the number of comments

Click on any badge to view your own Board of Honor on SteemitBoard.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SteemitBoard, click here

If you no longer want to receive notifications, reply to this comment with the word STOP

By upvoting this notification, you can help all Steemit users. Learn how here!

你好。昨天,你在 steem 的 cn 社区第三次发布文章。为了让更多的人读到新人的文章,你的文章被列入了中文区新人之家的“希望工程”,欢迎点击查看

新人之家欢迎你,这里有帮助新手了解 steem 的指南。请务必注意:1. 千万不要丢失你的密码;千万不要抄袭;非原创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可能会得到差评并列入黑名单。

欢迎参加之家举办的各种活动,并期待你在未来继续发布优质原创文章!

Hello. Yesterday you posted in CN category for the third time. Your post is listed in the Welcome Center for New Steemians. Welcome to CN community. Looking forward for more high-quality posts from you in the future!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19
TRX 0.12
JST 0.027
BTC 60277.41
ETH 3351.71
USDT 1.00
SBD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