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品乐书会 | 同一本书 | 月旦评

in #cn7 years ago

图片来源

本书重点还是“史”,辨析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变化。另一个特点是“简”,阅读这本书无法深刻理解某位哲学家的思想,但是可以站在发展史的角度上客观地看待各个哲学流派,统领全局,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化为已用。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

中国哲学的起源是自发的,由于文明的进步,自然而然产生的思想 。

中国哲学的问题是“内圣外王之道”,出世为内圣,入世外王。因此道家和佛家偏内圣出世,是心学派。儒家偏外王入世,是理学派。

“其中儒家思想,圣人并不以处理日常事务为苦,相反地,正是在这些世俗事务之中陶冶性情,使人培养自己以求得圣人的品格。”这正是无无欲之欲的境界,在入世中成圣,儒家因此优于佛与道。

中国的文字语言富于暗示,而西方重于逻辑。中国优于美,西方优于用,如今乃以马列哲学为用,中国儒道佛辅以修身养性。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西方国家最初也是农,但更重商,后来更是发展为资本经济,哲学随着社会制度体系而变化。中国哲学的背景长期以来都是农业国家,近代直接引入了马列主义。

现今是资本经济时代,农业背景的哲学是过时,理论受到局限,这也是为什么读中国古代以及西方早期著作会觉得没有实用性,读了用不着,只能稍稍陶冶情操而已。

古典哲学虽然实用性受局限,但对“人”的讨论常常包含着大智慧。读之可以丰富一个人的内涵,看待事物更加深刻,获得精神上 的丰富与满足。

第三章,诸子的由来

诸子百家的出现,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奴隶制度瓦解,“绝地天通”的知识垄断局面被打破,知识分子流入民间,他们迫于生计不得不著书立说传教于民。

第四章以后,分述了诸子六派的发展,各有优点,亦皆有局限,时代固也。

诸子百家的发展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希望找到能统一人民思想的最优思想,结束乱世,回到太平盛世。不同道路,同一理想。因此,看待诸子百家,不论其理论价值几何,都应怀有敬意。

墨子的理论是以功利为基础的。墨家认为国家之所以 是因为它有用,即功利趋动发展。这一点与亚当 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相类,即人天性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人人利已则天下大利,一即是全。墨家为理学,受到农业文明的局限,不被封建政府重视,墨翟死后便衰落了。

名家是逻辑学,善辨证法,有“白马非马”、“坚白论”等著名的辩论命题,颇为有趣。理论虽然多被后人辩倒,但是作为最早的辩证格物学,在当时影响深远。理解名家的几个辩论命题,需要参看第十一章——后期的墨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然而,天下没有无为而治的环境。社会阶层中,下层的实力越大,上层越不会采用无为而治,因为上层无为容易造成倾覆。汉初一段时间内采用了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那是因为天下苦秦久已,汉朝继承秦制,需要用无为的策略给人民减压,恢复生产。待天下稳定,道家的理论就不再实用,于是便独尊儒术。

当无产阶级翻身作主人时,即下层成为上层时,是可以采用无为的。但做到这点,需要很高的精神文明建设,人人为公,则天下为公。这时不再需要上层,或者说没有上层,社会共为一层,便是共产主义,这便是中国发展共产主义的道家哲学基础。

在企业管理上,当下层职工素质较高,中层管理者精明强干时,采用严谨的规章为紧,放权于中层管理为松,一松一紧配合,通过对中层的驾驭可以实现无为而企业治。

道家另一个作用是养身,道教就是靠这个噱头吸引教众。通过修行,淡泊心性。但是修道并不需要出世去做道士,最重要的是做到豁达率性。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理论偏重理学和功利主义。我一直特别偏好荀子,教材中有荀子《劝学》,《史记》中的礼书篇也是大量摘抄荀子,文采骏雅,理论严谨。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后天道德教育,丛而学会善。我认为,人的本质是动物,具有兽性本能。这种本能是因为利于生存,而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人性本恶的部分乃是具有攻击性的本能,如贪婪、愤怒、欲望等等。人性本善的部分则是具有保护性的本能,如顽强、希望、怜悯等等。

荀子关于道德、礼的解释非常精彩,明显的功利主义,暗合现在的主流思想,颇有共鸣。荀子的弟子韩非子和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因此后世对荀子是否是儒家学派多有争议。荀子跟孔子的理论确实多有不同,荀子更偏理一点,后期更是与孟子一脉分别发展为新儒家的理学派和心学派。

法家,法乃是一套组织领导的理论和方法,乃治国之法,非特指法律法规。法家继承了荀子的功利主义思想,重实用,不认同孔子守旧的”仁“,把握住了时代的变化。春秋战国天下混战,百家争鸣,最终可以算是法家获得了最后的胜利。管仲改革首破奴隶制而齐国霸,商鞅变法终确封建制而秦国帝。然而,秦国采用法家,统一六国,焚书坑儒,严法酷吏,天下深受其害。秦国二世而亡之后,人们便把罪过算到了法家头上,认为法家是逆天道失人德。不过,历代政府都将法家的理论作为治国的工具,因此有人说“明儒实法“。

中庸,是各学派都带有的倾向,也是中国人非常主流的思想,是文化传承中经受住考验的大道。有人说中国人就是太中庸了,显得无能懦弱,没有先进性,这是片面的说法。中庸本质上是生存之道,难点在于“度“的把握。
汉朝之后的各学派,开始带有政治色彩,与先秦的百家已是不同。对待不同时期的理论,要结合时代背景。

另,向-郭的《庄子注》说:“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意思是世间是没有造物者的,万物不过是自然而生,这是无神论,完全是现代物种起源的解释,在古代非常可贵。向-郭的《庄子注》非常值得一读。

理学派包括墨、名、法以及儒家的程朱学派等,是唯物主义,格物致知。事实即是真理,故不多作讨论。

心学派包括道家、佛家以及儒家的陆王学派,是唯心主义,心即是理,不格物而讲究参悟思考。

心学都有一个最高的追求,佛家中为“成佛”,道家为“得道”,儒家则是为“圣人”。佛家和道家因为这一理想,发展成了宗教。三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实际上是一样的,即无欲,或者说无无欲之欲。

佛家禅宗中有许多禅语可以帮助理解这层境界,例如禅宗的三大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乃是世间常态,是常人)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色即是空,是贤人)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空即是色,是圣人)

看山不是山,将色看作空,从而不被世事束缚。但是这并不是最高的境界,不是真正的无欲,而是有无欲之欲。
山就是山,但你将山看成无,是希望自己能达到无欲,这是有“无欲”之欲,即是有欲。修行到这重境界的人,不受世间纷扰,惟一有的是成圣、成佛、得道的执念。

当你将这份执念也看透时,连达到“无欲”的欲望也没有了,这时才算真正达到无欲境界。从而,看山还是山,心中
看到的还是事物的本质,已没有将山看成无的欲望和必要,回归本源,合乎自然。

有的高僧老道,苦修一辈子,致力参悟无欲境界,实则犯了执念,以有欲参夫欲,到死都放不下参悟。有求无欲之欲而求无欲,本就是悖论。修行中突然发现这一悖论,放下执念,达到真正的无欲状态,这便是“顿悟”。顿悟后便可四大皆空而成佛。

著名的《菩提诗》中,神秀的诗便是有无欲之欲,而慧能则为无无欲之欲,故而慧能胜出。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神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慧能

因此,修禅的最好方法,便是“不修之修”。黄檗禅师说:“设使恒沙劫数,行六度万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为属因缘造作故。因缘若尽,还归无常。”

他又说:“诸行尽归无常,势力皆有尽期。犹如箭射于空,力尽还坠。都归生死轮回,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虚受辛苦,岂非大错。”

看山还是山,回归本质,不修而修,故而,人人皆可成佛。

道家说:“无为而无所不为”,是同样道理。若刻意不为万事,实为有无为之为。故而,豁达率性,从心之所欲不设阻制,才是道家的最高追求,而不是强行隐居山林,消极避世。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便是儒家的无无欲之欲的境界。孔子早年为治国理想奔波一生,晚年立坛教书。到五十岁知道了天命;六十岁放下执念,已经不会再受世事纷扰;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率性而为,不再刻意追求 什么,也不用担心规矩的制约。发乎自然,合乎自然,这时孔子便真正成为了圣人。

我的笔名“未至”便是取于此理,以未至求至,是以消除无欲之欲求无欲。我于求知修身都是“未至”的状态,即都是远远没到到完美至善的状态,但并不以“至”为目标要求自己,而是保持自己“未至”的状态。因尚未至,随心中所需而求知,不受其所累,自然而然中不断丰富自身,最终达到“至”的状态。

佛学、道家、儒家的理论本质上都是追求无无欲之欲,是对心学问题的思考,是哲学。但是,佛教,道教及一切宗教,因为宗教的目的性与政治性,都变成了有无欲之欲。鼓吹极乐世界,得道成仙,以求吸引教众,从中获利。将佛经神圣化,说经书不能乱抄乱扔,还要斋戒沐浴,动不动亵渎神灵,虚妄之极!教众们每日食一餐斋饭,面壁苦修数年,灭人欲而修无欲,都是入了执念。以有欲入教以求得无欲之道,饱食以求瘦,失人心而求仙,岂不谬乎。

而且“无欲”根本上存在局限性,完全的无欲是做不到的。人皆有一个无法回避的欲望——生存。人,作为个体,作为种群,第一要务都是寻求生存。真正要达到完全的无欲,只能去学高僧立即去火化圆寂了罢。因此,并不需要做到无欲,更不需要以此为追求,只需做到克制有度,豁达率性即可。

宗教即是虚妄,为何政府并不取缔宗教呢?

其一、宗教往往是统治者的工具,对政府是有利的。当宗教对政府出现不利,不再是一个好用的工具的时候,政府便会将宗教封为邪教,进而进行铲除。

其二、宗教有另一面的解释,使其有存在的价值。

子贡问子曰:死人有知?无知也?

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

子贡问孔子,死的人还有没有知觉?

孔子回答说:我想说死的人有知觉,恐怕孝顺的子孙们妨碍他们的生活以埋葬他们死去的先人。我想说死的人没有知觉,又恐怕那些不孝的子孙就不埋葬他们死去的先人。

故曾参说孔子:慎终归远,民德归厚。

政府对待宗教的策略很简单。首先,政府不可能说宗教是对的,只会说持保留态度。如果说宗教完全无用,全面禁止,很多百姓便会失去信仰,从而造成19世纪的虚无享乐主义泛滥。政府只需大力发展新的科学的信仰,自然而然地替代掉宗教的作用,我军自明,敌军自乱。如果说宗教的产生,是因时代的需要而生;如今,宗教的作用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束缚人性只会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时代发展,古典宗教迟早要完,最多会产生新的宗教,比如科学教。

为什么古典宗教全部完蛋了,依然会产生新的宗教呢?这是因为哲学三大未解命题:何为人?何为生?何为死?当这三大命题得出解答的那一刻,哲学就完成了使命,心学派也就结束了,宗教自然不存在了。

那么,我们应如何对待宗教呢?

荀子在《礼论》中说:“故丧礼者,无它焉,明死生之义,送以哀敬而终周,藏也。”这是说:葬礼的作用是向生者表明人生和死亡的意义,以悲痛和尊敬来送别死者,是隆重表示人的一生的完成。
“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葬仪和祭礼已不再有宗教的意味,而完全成为诗意的表现了。

对待宗教首先要抛弃对神灵的执念,敬畏神灵则为迷信,敬畏生命则为诗意。

故敬死信佛,敬生信道;推之,少而敬死可信佛,老而敬生可信道。

当今,中国的哲学自然是马列主义,乃是由西方哲学发展而成,不知故不论。

以上是我看本书过程中产生的些许思路,看完后在回忆中整理出来的,且间隔了数日,因而多有遗漏与混乱,在所难免。

然人之思也穷,人之质也无方。白云苍狗变化于须臾,沧海桑田积聚于万世。故,读好书而偶有所得,作粗文而一日三省。

——————————
本文版权归 未至 所有。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本文曾发布于简书:https://www.jianshu.com/p/ac5992a59ca0 。转载已经获得作者授权。

——————————
@ibook-ishare 是读书群291697129的公共账户,用来转发或发表群内书友的书评或读书笔记。喜欢的话请点赞,谢谢您的支持!

Sort:  

本文收益已经按照今日牌价支付作者。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18
TRX 0.16
JST 0.030
BTC 64778.13
ETH 2531.77
USDT 1.00
SBD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