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字漫谈·桃之夭夭,乡愁何处?|三个一|月旦评

in #cn6 years ago (edited)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可能是言情小说里最喜欢用的《诗》句之一啦~但小说里的婚礼一般只有两种情况:1.被破坏;2.大结局。所以这首婚贺诗很难整体出现,只是借“桃之夭夭”来描写下女性美貌罢了。

这是一首直白直白的“婚贺诗”:“之子于归”点明主题,没有半点拖泥带水暗讽隐喻。“之”,这、此。“子”,古代儿女兼用,这里就是姑娘啦。“于”,也写作“於”,去、往的意思,也可以看作语助词。“归”,出嫁。

等等,“归”怎么是出嫁?没听说过“归宁”、“归省”么,明明是回娘家啦。

中文里有著名的例子:“治”vs“乱”。《说文》曰:“乱。从乙。乙,治之也。”唔,所以“乱”的意思是“治”?例子还不少,《尚书》:“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我有十个治世能臣,很傲娇。因此,从一开始,“乱”就兼有“治”和“不治”两种意思,只是慢慢地大家不再用前一种了。英语里也有类似的例子哦~同一个字(词)含有两个对立的意义。

“归”亦如此(金文甲骨要搞图,懒得弄…)。繁体“歸”字,左边象征行动,右边是扫帚——合起来就是打扫卫生的来了(保洁阿姨?),古代向来是女性在家做家务,所以“歸”也就是女子出嫁的意思。

想必反过来也是一样。自然是勤快能干的女儿好嫁人啦,所以如果回娘家的话,也顺便打扫下卫生吧……(好惨啊,这段纯属胡说)

2bdaaa00c7a7c1bc.jpg

这两个意思并没有“治”和“不治”那么大的冲突,毕竟要“嫁了人”才存在“回娘家”,也算有一点关系。后来从“回娘家”又引申出“回到原点”、“回去”的意思,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归”字。

自屈原“魂兮归来”以降,“乡土情结”就和“归”字紧密联系在一起。都说“落叶归根”,可做起来却不这么简单。

去年参加的一次英语翻译比赛,题目是John Berger的On Home。名为On Home,实则写离乡:

家所以为世界的中心,缘于家是垂直线与水平线相交之处。垂直线只是一条小径,上摩天云,下及幽冥。水平线则代表着世界的交通,所有可能的道路横贯大地,沟通异域。因此,只要在家,一个人便可亲近天神,迫临死亡。这种临在允诺了往天神和死亡的通路。与此同时,在家的人正站在一切环球之旅的始点上;若天随人愿,家也将是整个漫长旅途的归宿。

乡愁曾经是离乡之人的专利,现在却人人可为。家乡是人的此身在世界的标点,是世界的中心,意味着现实空间和精神绵延的交汇。可是现在,某种意义上,家乡消失了。老房子被拆除、传统习俗不复存在——我们从牛顿的绝对时空来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坐标任意选取,参照系同样在运动——原点不复存在。

没有家乡的人往何处归?

Sort:  

@crowflew, 其实我就是来点赞的,别管我哈!月旦评达人!

@crowflew, steemit上我觉得只需要静静读你的贴就值了~~~ img

BTW, @cn-naughty.boy 淘气包你讨厌,抢伦家沙发~哼~~~ (>_<、)

那个日晕太完美了!

没有家乡的人往何处归?- 这句话真的令人深思~

这就不是

式微,式微,胡不归!

你好cn区点赞机器人 @cnbuddy 很开心你能成为cn区的一员。倘若你不喜欢我的留言,请回复“取消”。

你这一篇让我涨了N点知识值!!👍👍👍

确实……现在别人问我“你家在哪?”的时候,我实在有点不知如何回答……=。=

hiahiahia~~胡扯了一篇,最后升华一下
现在人很容易面临归属感和归属地的不协调,房子好像不算家,理想的家又不在世间,而这些还随时都在变化。。

可能我一直在“家里蹲”…所以目前也木有这个问题😂

你是个幸福的孩子……怀念那时的幸福时光……55555……

月旦评语:

一个“归”字,作者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开始,讲到爱因斯坦;从“归”字的本意开始,并以“治乱”为例,介绍了“归”字含义的演变,让人大涨知识。

本文的不足之处,正如作者本人所言,欠缺甲骨文和金文的图示,颇为遗憾。查资料(象形字典),称(点击图片放大):

gui.jpg

此外,这个题材一般都会引用《说文》:归,女嫁也。从止,从婦省……可能引用一下会更好一点。

“归”与“妇”有如此密切的联系,那么很多宾馆里悬挂的“宾至如归”被误读成“妇女之宝”也不无道理哦!

谢谢大鹏哥补充~~最近都太懒了哈哈哈。图画得很形象!

Coin Marketplace

STEEM 0.23
TRX 0.12
JST 0.029
BTC 66972.83
ETH 3505.42
USDT 1.00
SBD 3.18